清和(晋江5.5万收藏)_第2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7节 (第3/3页)

屑于向宦官低头,只能想方设法从附近州府抽调人手。应天十八府,一个没落,江浙地区的造船厂都过了一遍筛子。当地府尹州官差点抱着工部来人的大腿哭,人手一下少了三分之一,这是要了亲命了!

    南京兵仗局和军器局被皇帝逼得掘地三尺,四处挖人期间,孟清和关紧府门,依皇命撰写练兵概要。

    不是他不想出门,实在是出门太危险。

    兵仗局和军器局已经暗地中放话,同兴宁伯势不两立。别看兵仗局总领太监和军器局大使各种不对付,在敲兴宁伯闷棍这件事上,绝对立场一致。

    孟十二郎嘴里发苦。

    这次,永乐帝没剥削他,却生生给他拉了十二级的仇恨值。

    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还能不能愉快的做官了?

    孟清和在家老实“修书”,兵仗局和军器局找不到出气对象,只能闷头发展大生产。

    永乐帝始终没忘敢在他跟前蹦高的安南,敕令西平侯沐晟,自云南四川等都司选卒七万,并敕蜀王于成都三护卫选卒五千,集结精练。其后敕令顺天合兵五万,以定国公沈瑄为总兵官,南下征讨。

    大军合用粮储,以户部,应天府库,天子内库共同调运。

    顺天八府不出军粮,严备鞑靼侵扰为上。

    边军南下之前,也孙台率领的鞑靼骑兵侵扰宣府开平一带,被架在城头的火炮和投掷而下的火雷直接赶跑。没有短兵相接就死伤上百人,别说也孙台,换成阿鲁台,鬼力赤,照样撑不住。

    孟清和的填堵隘口,挖掘深壕之计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扛不住炮轰,想绕路都找不到地方,也孙台偷鸡不着蚀把米,损失了近三百部落勇士,连粒粮食的影子都没见着。

    此战过后,鬼力赤立刻率领部落转道,东南有危险,必须往北走。实在没粮食,和瓦剌互砍,同兀良哈做不平等交易,也比被明军大炮火雷群轰强。

    鞑靼吃了瘪,瓦剌不会笨到以身试法,北边顿时安静不少。

    接到敕令,沈瑄离开兴和所,先到北京,同徐辉祖商谈之后,待五万边军集结完毕,登台点将。

    号角声响起,战鼓阵阵。

    沈瑄步下点将台,跃身上马。

    银盔银甲,腰悬长刀,刀身似带着血光。墨眉星眸,侧面看去,仿若血色霞光,战场凶戾凝结而成的剪影,杀意凛然。

    朔风起,百战雄狮,塞北铁骑,如奔腾的洪流,向南席卷而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家宴

    五万边军南下,奉旨征讨安南,于朝廷而言,是一等一的大事。

    北疆边军以骑兵为主,善用弓弩长刀。

    步卒多携带强弓,长枪,火铳,腰刀,以刀盾列阵。

    兀良哈和鞑靼骑兵擅使马刀,从边军中选拔的精锐,则对制式长刀和加装了铁刺的长枪情有独钟。

    枪身灌入了铁水和铜水,刀砍不断,坚固无比。枪头加长,加粗,楔有数十枚长短不一的铁刺和刷了桐油的木刺,锋利骇人。

    工匠在制造长枪的过程中,结合狼牙棒和狼筅的特点,制造出了边军独有的变种版长枪。其威力已在同鞑靼骑兵的对战中得到过验证,遇敌之时,迎面互冲,刀砍不及,一枪横扫,只要碰到身上,不死也要戳几个窟窿。

    有兵仗局工匠开动脑筋,认为这样的战果还不够给力,制造出了变种长枪终极版,枪身上不只带有铁刺木刺,另加装数枚倒刺,寒光闪闪的亮出来,不用亲身体验,凭想象就知道被戳一下会是什么滋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