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节 (第2/2页)
感想。大概会找个地方哭一场,顺便抓起鞋底狂拍小人。 兴宁伯善良?这世界上还有奸佞之徒吗? 孟清和计划筹粮,朱能大力支持,李庆青全力跑腿,广西云南各地商人闻风而动,一条遍布暹罗占城老挝等国的交易网,即将铺开。而这张无形巨网在未来所起的作用,连织网的人都没有预先想到。 与此同时,进攻安南的明朝大军正沿富良江南下,直捣安南东都。 有了进攻多邦城的经验,大军仍是火炮开轰,火铳弓弩列阵,小股骑兵冲锋,步卒发起最后进攻。 在多邦城缴获的十二头大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投降明军的安南人和随军出征的象奴,驱赶着大象,拉动滚木,直冲东都城下。 城内守军没有犀利的火炮,也没有立功心切的敢死队,只能眼睁睁看着城墙被大铁球砸出一个又一个豁口,紧接着被冲上来的大象撞倒。 抵抗? 抵抗个x! 逃命要紧! 明军冲锋的鼓角声中,安南守军弃城逃跑。 城中守将见势不妙,跑得比麾下更快。将城内的上百万石粮食和大量军械全都留给了明军。 安南人的武器,明军看不上。堆积如山的粮食却是好东西。 明军在东都以北发起进攻,粮草多储存在城东南。 攻下东都之后,大军直接在城东南扎营,确保所得粮草安全。不牢固的城墙全部推倒,免得阻碍了视野。有武刚车和木楼,不到三米的城墙就成了鸡肋,不如推倒,也便于日后的重建工作。 沈瑄带兵进入城内,除了残垣瓦砾和安南军的尸体,只有跪倒在路旁的安南庶人。 “周荣。” “卑下在 !” “率人到城东清点军粮。” “是!” “高福。” “卑下在!” “率人去城南,切忌扰民。” “遵命!” “令随军通译张贴榜文并遣降卒驰谕各处,言天子仁德,只究首恶,凡降附来归者,经查无犯官军,可官复原职,民复原籍,为军将者另作安排。” “总戎,是否上报朝廷再行招抚?” 沈瑄拉住马缰,不及开口,有兵卒来报,朝廷天使抵达。 “朝廷来人?” 沈瑄策马回营,在营前见到了一身大红锦衣,单手按刀而立的锦衣卫指挥使杨铎。 杨铎抱拳,“定国公,久违。” “杨指挥使缘何在此?” “本官身负天子手谕。”杨铎笑了笑,笑容里却没有一丝温度,“能此时赶上大军,还要亏得兴宁伯帮忙。” 沈瑄翻身下马,玄色铠甲,背对夕阳,如玉的面容仿佛结了一层寒冰。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锋 沈瑄和杨铎对面而立,杨铎浅笑,捧出天子手谕,道:“定国公接旨。” 明—黄—色的绢布展开,沈瑄单手按刀,面朝南京方向跪拜。新城侯张辅等将领跪在沈瑄身后,同样身着玄甲,刀鞘摩擦甲身,发出兵戈之声,肃杀之气迎面扑来。 沙场之将,百战之兵。 有如此勇将悍兵,大军过处,怎能不所向披靡。 杨铎的声音在军帐内响起,低沉,带着一丝阴郁,却不会令人觉得刺耳。 “天子敕征讨安南总兵官定国公沈瑄及麾下将领曰:广西所运粮饷即停罢。如已在途中,则就所至城堡卫所屯贮。战时缴获,除运往成国公处,皆可便宜行事。严令官军恪守军令,勿伤稼轩,勿劳庶民。招辑吏民,抚纳降附。辑诸郡县官吏军民,非从贼之人,令官还原位,兵还原伍,民还原业。灭除黎贼之时,当遍访民间,寻陈氏宗族子孙仍存者,从中选嫡而贤者一人,送京师请命,复其王爵。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 帐中将领齐声应诺,叩拜。 沈瑄接过天子手谕,道:“杨指挥一路辛苦。” “为天子办事是下官本分,不敢言辛苦。”杨铎笑着拱手道,“定国公谋略过人,领大军一路摧枯拉朽,令贼军闻风丧胆,下官钦佩之至。他日回朝,天子定有厚赏。” “杨指挥过誉。” 沈瑄颔首,杨铎嘴边笑意加深。 似在相互恭,话语中却暗藏机锋。场面看似赏心悦目,四周却仿佛有刀剑乱飞。 帐中诸将和跟随杨铎南下的锦衣卫都是浑身发冷,头皮发麻。实在是笑容太渗人,语气也太冷了些。 新城侯张辅不自觉的后退半步,与丰城侯李彬互相看看,风紧,扯呼? 李彬立刻点头,同意。 此处危险,早走为妙。 两人同时抱拳,“总戎,属下尚有军务,不便久留。” 沈瑄抬手放人。 张辅同李彬立刻脚踩风火轮,遁走。 云南伯陈旭等慢两人一步,不由得咬牙,要走也不提前知会一声,还能不能继续做兄弟了! 比起陈旭等人,帐中的锦衣卫更加怨念。便是想走也找不到借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沈瑄麾下将领一个一个拔腿开溜,默默垂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