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节  (第1/2页)
    想着她老婆子把家务做了,儿媳就可专心伺候地里的菜,儿子就可把力气花在庄稼上。    慢慢的攒出管钊兄弟的聘礼,等孙媳妇进门,她就带带重孙子享享福。    就算在日见沉重的苛捐杂税里,朴实的愿望也没被消磨了掉一点点。    然而两次借贷,就让管家数代积累一扫而空。    五十亩田,可产粮一百石。    按照稻谷的市价,约值一百两银钱。    可青苗连地一起压出去,就只值五十两,七折八折,到手的不过四十两出头。    二十两的税,管家想只压一部分,刘大户却不同意。    事到如今,不是傻子都知道,刘大户想谋夺管家的肥田。    也是到此时,他们醒过神来,第一次高利贷,放债的分明与刘大户勾结,才轻易的夺去了管平波家的五十亩。    走投无路了!管大伯一咬牙,税不交了!把银子分别放在自己与两个儿子身上,带着女眷,连夜出逃。    他们奔向了巴州城,在天亮时,跳上了一艘小船,投去了窦家。    然而管平波不在家。    管大伯傻傻的看着门房,良久,噗通一声跪下,不住的磕头:“太爷!求你通传一声,求你告诉奶奶,当日是我禽兽,是我不要脸。”    说着往自己脸上啪啪的扇着巴掌,“我知道错了!如今一家子没了活路,还求奶奶开恩!做牛做马都愿意,只求活命!”    门房忙不迭的避开,又去扶管大伯,急道:“奶奶当真不在家,她去了石竹,还没回来哩!大伯休急,我进去告诉老太太一声,也是一样的。    你等等。”    门房不敢惹窦向东心尖上的管平波,略略安抚住管家人,一溜烟的跑进去报信了。    管钊想起往日仇怨,心一寸寸的变凉。    可他们除了投管平波,再无它路。    肖金桃接到信,冷笑:“当日既做绝,今日何必来求?”    宝珠妈笑劝道:“管奶奶素来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叫的响,哪里又真小气了?二老爷那般待她,她照例让张和泰带了小姐的画像回来与二太太瞧。    还仿着小姐的语气同二太太讨赏。    只怕对着娘家,也是一样的。”    肖金桃想起管平波写的那封赖皮信,就喷笑出声。    分明是她自己想吃泡螺,竟推到甘临身上。    甘临一个奶娃娃,吃什么泡螺?她还没长牙呢!    肖金桃想要死死拢住管平波,就不好做的太过。    唤了人来,吩咐道:“出去把那不要脸的老狗打一顿,随便那处腾出个屋子扔进去。    一日按着人头给些口粮,别饿死就行。    他们倘或觉得日子苦,自己做工做活,都别理会。    日后平波回来,她愿意好生养,随她;愿意报仇也随她。    平波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她家的事,我们少插手。”    家丁应声而去,喊了几个人出门把管大伯并管钊兄弟打个鼻青脸肿,撵到城中窦家的一间临街的旧屋,便撒手不管了。    管家生了个好闺女,于绝境中找出一线生机。    然而还有千千万万的农民,没有前路。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朝聂夷中的《伤田家》,道尽了百姓心酸。    整个洞庭流域的百姓开始混乱、逃亡。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疾驰入京,圣上打开一看,上面分明写道:“鄂州反了!”    =======    第124章 炒盐    窦向东看着眼前收税的胥吏哈哈大笑。    窦家以银针起家,以船运攒资本,以私贩盐铁而暴发。    论起田产来还真不算多,不过随波逐流的弄了十来顷。    便是按照朝廷翻了几倍的军饷来征收,顶天也就二千两。    胥吏居然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