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1/2页)
    谢长晏笑吟吟地站着,乌黑明亮的眼睛,在稚嫩的面容上溢彩流光。乍一看似乎与半年前并无两样,再细看,却又长大了许多。    遥想她半夜哭醒说谢怀庸嫌她无谋时的场景,恍如隔世……    第7章 帝妹归姊(5)    谢怀庸看着谢长晏,露出满意之色:“很好。见识果有长进,不枉老夫闭门半年心血栽培。”然后他再看向郑氏,有些凝重起来,“天使说此行不必劳师动众,宫中一切俱已安排妥当,允带两名仆婢随行……”    郑氏表情微变。    谢长晏一惊:“娘亲不能与我同去?”    “此番去玉京,虽非出嫁,也算半入宫中,需遵守礼制,未经允许不得私见亲眷。”    谢长晏顿时急了:“怎会如此?”    郑氏反拉住她的手道:“为娘体弱,恐难承受旅途颠簸,不去也好……”    “我及笄时,娘亲也不来加簪吗?”    “这……自然是要去的。”    “那您到时候就不怕旅途颠簸了吗?”    “这、这……到那时不就有玉滨大运河了吗?”    谢长晏有些失望,抿了抿唇,轻叹道:“娘亲可真是当争不争啊……”    郑氏心中“咯噔”了一下。    而谢长晏已转身直视着谢怀庸道:“烦请伯伯上书陛下,长晏有两点要求,此去玉京,一要母亲相陪,二要另辟住所。否则,我便不去了。”    谢怀庸的瞳孔在收缩,露出不敢置信之色:“你说什么?”    “伯伯教过长晏,争与不争,单凭一个理字。吾国律法,没有一条规定未及笄的女儿不能与母亲同住。而尚未大婚,便住到夫婿家中,更是于礼不合。”    “胡闹!”谢怀庸重重拍了下身前的矮几,上面的铜钱全都被震得跳了跳,“老夫可未教你抗旨!”    谢长晏拿起放在一旁的圣旨,打开指给诸人看道:“我没有。请看——圣旨六十三字,可未提不许携母同行。”    一旁的谢知微忍不住轻笑出声。    谢怀庸盯着谢长晏,谢长晏也不眨眼地回视着他,二人如此互相盯视了好一会儿,谢怀庸最后叹了口气:“罢了。”    谢长晏眼睛一亮:“五伯伯答应了?”    “嗯。”    “多谢五伯伯!”谢长晏连忙拉住郑氏拜谢。    “退下吧。”谢怀庸满脸厌弃。    待得谢长晏跟郑氏离开后,他抚摸着圣旨,脸上表情极为复杂。    谢知微叹道:“长晏进步之快,当真令人刮目相看啊。”    “学识未见得,胆子却真是进步了不少。”    “为皇后者,一味应和隐忍,也不是什么好事。”谢知微玩味地笑了笑,“这样一封奏书递上去,我们那位与众不同的陛下未必会生气,说不定还会对这位未来的妻子印象深刻哩。”    谢长晏正坐在妆台前梳头,于铜镜中见母亲怔立在门边默默地看着自己,当即问道:“娘亲有话要对女儿说?”    郑氏摇了摇头,走到一旁榻上坐下开始做针线。谢长晏注意到那是一只快要完成的新鞋,上面绣着一簇红芍药,针法极尽细腻精致。    “娘亲……”想到郑氏绣鞋时的用心,谢长晏眼眶微涩,“可是我那一句当争不争,令您难过了?”    郑氏停下针,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晚晚说得对,为娘怎会难过。我是自责……”    “自责?”    “想当初我还教你凡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如今却要你身体力行地反教于我。”郑氏说到这里,目光落到芍药之上,“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是我狭隘了。”    母女俩相视一笑。    七日后,谢怀庸的奏书被呈递到燕王的御案前。    一只修长的手拿起这封奏书,看到里面的内容,其人不由得笑了,转向一旁伺候的如意,问道:“你见过她,如何?”    如意露出嫌弃之色:“丑,矮,粗俗不堪。”    另一侧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吉祥哈哈笑了起来:“陛下别信,在他眼里谁也配不上陛下。”    “谁说的?四年前那个谢繁漪就不错。陛下为何会选谢长晏啊?”如意一脸不解,“如果一定要在谢家女里选的话,比她美貌多才的有的是呢!”    “为什么?”手的主人扬了扬眉,一双星眸熠熠生辉,“当然是因为——”    他停顿,将二人的胃口吊了个彻底后,才悠然道:“她的名字最好啊。长晏长晏,晏通宴。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如意吉祥彻底无语。    “传旨小雅,快些回来,为朕……”说到这里,燕王勾唇一笑,“教导未来的皇后。”    如谢知微所言,燕王彰华收到谢长晏提出的两条请求后,没有生气,很痛快地允奏了。如此,四月初一,谢长晏携母亲郑氏,就此拜别父族,从水汽氤氲的隐洲赶往帝都玉京,学习礼法,等待及笄。    ——为了成为皇后。    第8章 演露开蒙(1)    正如卦象所言,万事俱吉,旅途平安。强化过的水性完全没派上用场,连场雨都没遇到,一行人就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