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羽怀沙行_分节阅读_106  (第1/1页)
    他抬起眼来,长眉习惯性挑起一边,带出一丝玩笑似的神色,“诸位也不信我。”    两手一摊,“如此,两相坦白。”    又是半晌寂寂。    人群最外端响起一阵短暂的私语,随即火把自动向两边分开,李存年缓步走了进来,撩袍跪下,先磕了个头,“末将治军不严,此番委屈殿下了。末将斗胆,请殿下在陇州多待几日,以安军心。”    正该如此。    李存年等这么久,就是在摸虎贲军的脉。谢怀越是气定神闲,李存年越是不敢下杀手。    “安军心”。不出一天,青州军就要到了。    左右上前,示意谢怀卸下佩剑。    他的佩剑是皇帝假模假式赐的,自然是被他扔在了金陵,手中这剑是随手拿的劣品,但截面光亮,也可映过千百点火苗。    谢怀不慌不忙,把长剑抽出一截,低头看了看,垂着眼,全当周围人是空气。就像月底的阔少走到了典当行,他恨不得翘着二郎腿告诉店小二,“仔细抬价,小爷我迟早会赎回来的”。    剑面上的火苗纷纷扰扰跃动,谢怀嫌眼晕,又重新把剑归了鞘,一松手,扔给那小兵。    小兵尚未完全托好沉重的铁剑,李存年突然站了起来,就势拔出长剑,光弧划开,“铮”的一声,竟然猛地横在了谢怀颈间!    第52章 风头刀    旷野之外有什么东西波动翻滚,隐约像是一声伤狼的长噑。    不知何时,浓云已经散去,一轮明月悬于中天,散下半山纷披。    营中迅速静了下去,李存年这才发觉自己鬓边冒出了丝丝冷汗。    本来不必如此。    谢怀迟早要杀,但先行拘禁也未为不可。李昙即将召来青州军,也无伤大雅,沿途自有埋伏阻截损耗兵力。等到青州军真来了,也只有被北济大军包圆的份。    一切都有定循,偏偏有个例外叫做“虎贲军”。    虎贲军无处不在的青铜色的阴影投在陇州大营之上,但宏图大业即将拉开序幕,吞并大业容不下一丝差池。最多一刻之后,何耿就该带兵抵达陇州了。    冰凉剑刃抵着咽喉,谢怀连气都没少喘一口,悠然道:“李将军不怕?”    李存年冷声道:“怕,事主事君,时时都怕。虎贲军想必与末将一样。但他们胆敢见殿下死都不救么?”    谢怀顶着剑刃,转脸看他一眼,目光在淡定面容上一扫,就知道李存年的“怕”只是一纸空文。    在君命不达的遥远边地,虎符便是至高权威。将士们见符即动,不需作任何思考,只需挥戈跟从——换言之,在陇州,李存年的话几乎可以等同于“圣旨”。若非往日为了安定军心留下祸根,今日也不会祸起萧墙。    这个披着“李存年”皮的北济人至此已完全有恃无恐,把大周的弱点无比坚牢地握在手中。    剑刃越抵越紧,谢怀任由自己的脖子被划出一道口子,不慌不忙地抬手,拿拇指和食指捻了捻稀薄的血迹,声音中竟然还有笑意,“不好说。”    耳听得马蹄声渐近,三伦下了山谷半晌,还没回来。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问道:“何将军,那人牢靠么?”    牢靠与不牢靠二选一,分别指向“已经反水”和“已经亡命”,二者都意味着他们已经暴露。    “何耿”想了想,食指中指并拢,又点了一个校尉,一指山下。    那人会意,纵马下山。    那校尉的扈从微微一动,似是不放心。于是宿羽又一点另外一名校尉,示意他去帮手。    对方觉得不至于如此大材小用,稍一犹疑,也下去了。    毫无意外,又是过了半晌,音讯全无。    队伍中终于起了骚动,“何耿”一挥手,一抖马缰,向下冲去。    大队紧随其后跟上,却眼见山下刀光寒冽,竟是等待羊入虎口之象!当即有人勒马大喊:“有鬼!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