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文武元神之路 (第1/2页)
一路旌旗招展,骏马奔袭。 只是两天,洛阳城已经遥遥在望。 行程极为安稳,路上的一些小意外不足为道。 李鸿儒骑着一匹黄骠马,嘚啵嘚啵的赶到前方。 和疲惫中带着欣喜的太子聊上数句,他又赶到了最前方。 他多少算是李靖的面熟之人,说说话不显困难。 “李录事需要时时保持警惕,需知诸多意外便源于临近终点之处!” 负责太子安危,李靖一路保持警惕,更是沉默寡言。 李鸿儒此时插嘴,顿时又惹了一通训斥。 这让李鸿儒有些没滋没味。 他儒家浩然正气和气血之力充盈,离元神层次极近,他还想和这位当朝第一文武大将交流一番,看看能不能获得什么可取的经验。 只是李靖此时干系重大,难以松懈,可以与他闲聊对话。 他只得骑马挂在了附近伴随。 洛阳是前朝重都,但诸多设施还尚未完毕,甚至于城墙都未建完整,此时的洛阳是一处大城,但吸引力又存在着严重不足。 作为废都,又要避免被指责见城思前朝,诸多大人物和高层都连连搬出。 此时洛阳仅作为一县存在。 城门口处的高墙层层叠加,有近五十米高,但也只有这段城门如此,落到其他之处,便只有两米高的围墙了。 城门相迎的县令寇准带了五十人作为队列迎接。 身处腹地之中,洛阳城中布置的军防极少,只有两百余人维持基本的防卫,此时站在了城墙各处进行警戒。 “李尚书!” “寇准见过太子殿下!” 寇准连连快步相迎,见过了最前方的李靖,又赶到四驾马车之前,对太子行了礼。 “不必多礼,起来吧”太子发声回道。 他精神颇好,但马车上颠簸两天,身体有些吃不消。 太子能文善武,但年龄摆在了这儿。 长远的旅途让他身体有些难受。 但相较于李鸿儒和李旦去并州时吐个稀里哗啦,太子的待遇和表现又要好上许多,只是脸色有些疲惫。 “速速带我们去下榻的宫殿处!” 李靖喝上一声,寇准顿时脸色一肃,找了一匹马,奔行在了前方。 一众衙役死命奔行了起来。 在众迎接者后方,车队开始进入到洛阳城中。 这是一座色泽颇新的城市,建造城门的巨大青石依旧能看出新痕。 作为前朝新建迁都的城市,前朝灭亡时,帝王又并不在洛阳,这处城市并没有经历多少战火。 城市之中,诸多树木茂盛生长,幢幢民房矗立,道路极为宽广。 相较于长安,洛阳的一切都很新,少了几分文化沉淀的底蕴,但又多了一丝蓬勃的生机。 李鸿儒骑马而行,顿时敏锐觉察出一朝两都的转向在哪儿。 只要一切都是新生,也便能在新生中找到出路。 以变化对原本存在的可能,诸多事情将变得不同。 或许有人在长安苦心经营,进行了布置。 但随着双都的运行,不确定性的增加,对方这种布置也出现了缺憾。 在符合风水玄玄之说时,也一定程度的符合了逻辑学。 众人马奔行时,李鸿儒还观看这各处方位。 洛阳城的人口远少于长安城,此时颇有地广人稀的状况。 没有大世家和豪绅,流通又少,普通平民百姓想要发展是件难事。 洛阳的经济状况只能算是一般。 李鸿儒奔行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还凑巧碰到了正在挑挑拣拣位置的公孙举,这让他有些哑然。 公孙举这是盲选,四处挑选合适的位置,避免被人说道。 但即便不立都,公孙举此时选择的位置也是上佳,只是看能不能成。 这种位置平常难有多少挣钱的可能,但若是定都洛阳,这些地方的利润,甚至于适合之处的店铺价格都很可能成倍成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