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壮志踌躇司马遹(本卷终章) (第3/3页)
也是胆子大,直接问出来了。 “若此事是朕所为,朕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下场了。” 若此事是皇帝做的,那皇帝也不至于喷血了。 司马遹看来是真的没做这件事。 “或许,齐王没死?” “朕原来也是如你一般想的,这洛阳之中,齐王是最不可能死的,但昨日朕让平原王等宗王去验尸,他们皆说这是齐王的尸体,他们如此说了,那就没错了。” 若只是一个宗王,自然判断不了,但一去几个,而皇帝也不可能只用这一个方式的。 证明,死的真是齐王。 但王生还是不信。 现在齐王死了。 齐王入洛的一整套操作就很容易看清了。 他就是在寻死。 只要他死在洛阳,只要不是谋逆之罪,而且是死在皇帝手上,他便成功了。 如此一来,皇帝头上不仅安上了弑杀宗王的罪名,更是犯了大忌。 齐王何人? 天下宗王之中,他的势力最大。 齐王一死,天下外封的宗王如何还敢信皇帝的话? 到时候,恐怕就是天下宗王群起而攻之的态势了。 这也是皇帝喷血的原因。 “现在事情发生了,但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届时河间王必然知道消息。” “河间王恐怕也不敢有动作。” 河间王现如今扩军,且此时离春日还有些时日,更不用说长途征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尤其是人越多,准备的时间便越长。 况且,现在天下诸王都在洛阳,河间王一人,恐怕也是独木难支的。 “河间王毕竟只有一个人,只要陛下扣住宗王,再派出人将各地封王的相位一替,以西汉故事,寻常王侯,必然无忧。” 皇帝轻轻摇头。 “只是将外封的诸王扣住,又如何做得到,恐怕他们便要将朕给掀翻了。” 王生张了张嘴,又停住了,最后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以臣看来,此事必有蹊跷。齐王的死太过于诡异了,齐王一死,天下动荡必起,按齐王也不是傻子。” “朕也知道,只是齐王的尸体就在面前,让朕不得不信。” 王生想说,这天下说不定还真有一模一样的尸体。 但是话到嘴边,王生还是止住了。 “那...” 帷帐之中,弱弱的声音也是传出来了。 “你便与朕说,此事朕该如何做?” 王生马上回答。 他在来之前,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第一,陛下应该找出一个替罪羊,将齐王之死,推到他身上,便是天下人不信,但有这个替罪羊,天下诸王便不敢轻举妄动。” 看了一眼帷帐中的人影,迟钝了一会儿,王生继续说道:“第二,大国宗王,先找由头扣留洛阳,派人将邺城,许昌的驻军控制起来。” “第三,堵住此事知情之人的嘴。” “第四,抚恤齐王子嗣,给与高爵厚赏。” 王生的四个应对方法,算是可以应对短时间的动乱了。 但这明显不是治本之策。 而且能拖的时间不多。 况且,皇帝也没有太多人能够将邺城与许昌的驻军控制住。 再者说,控不控得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帷帐之中,皇帝沉吟了许久,说道:“若想要彻底根治此事,如何做?” “看陛下如何选了!” “何解?” 王生侃侃而谈。 “若只想平息此事,可与各地宗王封赏,以封赏封口,并且言明陛下必不会削藩,诸王忧心一去,天下自然太平。” 听到王生这句话,帷帐之中没有发声。 但以王生对皇帝的了解。 他恐怕是不会答应的。 “其二,便是以齐国为突破口,收邺城许昌之兵与己手,此时天下刀兵,八成在陛下手中,便是河间王想闹,也闹不起来。” “此计甚好。” “好是好,但是难做成,陛下手下,恐怕也没有如此多可用之人。” 王生此话一毕,帷帐之中果然安静下来了。 “除此二计,可还有其他的?” “没有了。” 在壮志与颓废之间做选择。 帷帐中的司马遹,脸上露出挣扎之色。 “那朕便要收天下刀兵于己手!” 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壮志。 只是... 这一条路,可不容易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