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 (第2/3页)
害怕被曾一阳盯上,放弃了继续北进的计划,和第五师团,在徐州合兵一处后,从更加难走的豫南山区,进攻湖北门户。 这在中日作战中,是非常少见的。 当时还惊动了大本营的高级军事参谋,甚至连蒋介石的脸色,都为此变幻不定。 可不幸的是,在河南和鲁西的国军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幅样子。 给40军当陪衬也就认了,甚至还要当成反面教材,这让很过国军将领非常不服气。像是胡宗南的17军团,战事不利也罢,但被打上无能的标签,让胡太子也是气的上串下跳的,好不热闹。 不过,即便再给胡宗南重创日军的机会,他也把握不住。武汉会战中期,日军从苏北进入安徽,和河南南部,进攻武汉北线防御。当日军两个师团进逼湖北在河南的门户时,胡宗南17军团,7个师,一个炮旅,一个坦克大队,竟然连顶住鬼子一周后,就匆忙败退,堪称国军耻辱。 “岳主任在想什么,那么入神?”盛世才见岳烛飞神情恍惚的样子,似乎在回忆些什么。于是,好奇的问了一句。 “哦,没什么。我不过回想起了去年在鲁西的战事。”岳烛飞尴尬的笑笑,作为军统高层人物,他竟然也会感慨中共的将领,这让他心里顿时警觉了起来。 “鲁西战役?”盛世才像是在回想似地,心里却是明镜似地。 鲁西一战,日军16师团全军覆灭。这不是保定之战,和山西东线反攻战。那些被歼灭的日军,说是一个师团,实则不过半个师团的兵力,也就一个旅团的样子。人数不过万人,算不得经典之战。 保定战役,一战区投入参战部队十五万,火炮200门,东北军坦克营,兵力火力都是日军的数倍。打不赢,是丢中国军人的脸,打赢了也没什么好叫嚣的。 但鲁西不一样,28000人的一个师团,最后活着逃离战场的日军不到千人。 一场不起眼的战役,最后的结果却起到了战略层面的胜利,让军事学家们大为惊讶,甚至连国外的媒体都报道了。 眼前毕竟有鬼子一个独立旅团虎视眈眈的盯着,盛世才的感叹也在副官的提醒下,戛然而止。 盛世才微微一笑,掩饰着心中的激荡,感叹道:“曾将军,神人也!但抗日并非一人,一军之事,我辈也需努力。说起来我也是东北人,青年离家东渡日本,为求强国强军之梦想,但是造化弄人,颠沛流离之际,蹉跎了大半生,愧对家乡父老……” 岳烛飞接口道:“盛公不比妄自菲薄,试看今后之关外谁主沉浮,盛公必然青史留名。” “借岳主任吉言,盛某谢过。”盛世才想了想,接着说:“现在我的连个旅,已经将日军的进攻抵挡住了,还有一个骑兵师在外围,片刻之间就可加入战事。只要35军的增援部队能够及时出现在战场上,大胜之余,盛某必然推举岳主任为首功。” “当不得,当不得!” 岳烛飞连连摆手,但脸上的笑容更胜。 送走了岳烛飞,刘斌走到盛世才跟前,不悦道:“已经安排了三团和五团担任晚上的警卫,总座还有要嘱咐的吗?” “战场上的事,你看着办好了。”盛世才宽慰道,和蒋介石不同,盛世才对军队的掌控,不在越权指挥上,而是卡主了所有军官的升迁和军饷军需,他相信,这才是部队的命根子。 只要掌控住了军饷和军需,军官即便在闹腾,也不过是内部的小矛盾,不会影响到的对部队的掌控。 “还有什么话,就说,对我别藏着掖着,我又不吃人?”盛世才心情只好,出乎刘斌的想象,心宽之后,竟然开起了玩笑。 “还是骑兵师的问题,按理说,骑兵师在步兵右翼,虽然有总座的命令,让其在外围伺机而动,是否让其渐渐靠近我部,等和35军会合之时,对日军致命一击。”刘斌谨慎道。 盛世才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马彦良是守城之将,只要部队在,已经能让我宽慰不已了。” 盛世才的评价,简直和当着面骂马彦良一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