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辟晨曦_第311章 先斩后奏倒也不失为一种引刃而解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 先斩后奏倒也不失为一种引刃而解的 (第2/3页)

次上朝醇亲王的奏折丢在了地上,截然不同往日里好说话,温柔,横眉怒目,“你们是不是都想做缩头乌龟?是不是都想着只要这战火烧不到自家门口就能做甩手掌柜?朝鲜是我们的臣属国,要是被倭国夺去了,那中朝的颜面何在?大清的颜面何在?你们是不是都想着以后朕登极乐没脸去见列祖列宗?!都什么时候了,难道你们以为办个寿典就能增长前线士气,就能告诉倭国打就打,咱们没在怕?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军粮,军资,前线正在辛苦的为守护你们这些抛头颅洒热血啊!你们怎么做得出克扣他们一口热饭就为了自己扩张奢摩这种缺德事儿?”

    醇亲王垂眸瞄了眼正好摔在了自己脚边不远处的奏折,在看清上头上奏人名后,侧目斜睨,横瞪了一眼站在自己左后方的从进来到现在依旧面无表情,让人猜不出情绪的李鸿章,但见形势不妙,没等李鸿章有所察觉,抬眼回应就收回视线,上前一步,甩袖跪下,“皇上真真儿是误会太后的意思了,太后之所以坚持照常举行寿典,为的不是奢摩欢乐,更不是在朝堂上树立威信,是为了皇上好啊!是要告诉天下人你们母子同心其利断金,自古以来皇室之间和睦,国势方能安稳,不起内斗,内忧外患,皇上,其实太后她挪用军资也是不得以才为之的,国库连年亏损,不挪军资,那些上好的布匹绸缎用什么来付?纵使是天子买东西不给钱,总归是不妥当的吧?所以.......”

    光绪是越听心里头那把火就烧得越旺,从前他念在醇亲王好歹是他生父的份儿上,对他不管对错,胳膊肘朝外拐,与太后蛇鼠一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什么了,没想到如此纵容,反而让他越发变本加厉起来,现在这混淆视听的技能是一日比一日见长啊!

    又是用力一拍案,起身,甩开见他此举动,欲要走过来阻拦他的王德权从旁伸来的手,径直朝跪在殿中央醇亲王快步走去,声音大得震得凡是在这大殿之上站着的都顿觉耳膜刺痛,“醇亲王啊醇亲王,朕今天就把话给你撂在这了,朕早有决断,不管你们怎么想,朕已经.......”可惜话刚说到一半,就被眼疾手快的李鸿章给抬手打断了。

    只见李鸿章不知何时从旁闪身过来,竟直接挡在了光绪和醇亲王的面前,抬起左手搭在光绪右手上,头微垂,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语重心长道,“皇上莫要心急,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您解释再多遍他也不会明白的,但这话一说出来,恐怕就会耽误大事,臣希望皇上顾全大局,切勿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最后追悔莫及。”

    光绪会意,咬牙,极力压下心中汹涌翻滚的怒火,转身,摆手,“下朝吧下朝吧!今日朕有些累了,我们明日再商讨,今晚回去给朕好好想一想到底应该怎么办?朕不要模模糊糊的,要确切的答案,要是明日再给不出来,就都告老还乡算了,不要来见朕了,省的惹朕心烦。”

    众臣闻言,颤巍,你看我我看你了半天,齐声答:“臣遵旨。”便陆陆续续退了出去,其中醇亲王走得尤其快,背影形似逃命。

    都说有种人平时看起来温温吞吞,从不轻易发怒,但一旦发起火来,简直会比夜叉还可怕,说的大概就是光绪这种忍气吞声,抑郁惯的,偶尔凶起来,事后回忆起,竟是连自己都被吓着了。

    其实光绪和醇亲王不愧为两父子,温吞性格简直如出一辙,本不是什么帝王的料子,却只怪命运弄人,硬是将一个没什么宏图壮志,有过轻松平凡快乐小日子心的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儿。

    “皇上真的已经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