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技术代差 (第2/2页)
到般若村探访。 温雪晴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里的污染问题,热情的接待众人。 当大家看到一家企业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农村的环境整治的这样美丽,看到了污水经过两个生物处理池变成了i类水,看到环保最头疼的塑料制品能够完全被降解后,眼睛都亮了! 《江城日报》的记者李涛也来到了现场,这是他第二次采访萧铭的研究成果。 时隔一年半,李涛没有想到他当初采访的高中生已经有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李涛对同行的记者说道“相信盘古科技的技术,他们的极速早在一年半以前就能够完美的处理工业污水,现在也一定能够处理生活污水。” 李涛在温雪晴的允许下拍下了监控录像快进的一幕,塑料袋、塑料瓶被完美的分解,不留一点痕迹。 紧接着,李涛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也看到了刚刚从地下抽出的有些泛黄的地下水。 他对镜头说道“如果不是这次微博曝光,我无法想象。在发达的江城市城区边界还有这样的村庄,这里的人十多年来都是饮用这种水质。” 江城市环保企业的负责人们并没有李涛这么兴奋,他们作为专业人士当然知道盘古科技的污水处理技术肯定是有跨时代的意义。 但是站在企业本身,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改变。 目前,江城市对生活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是1块钱一吨,而企业的成本大约在6毛,有4毛的利润。 工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是16元一吨,企业处理成本大约有1块,有6毛的利润。 现在盘古科技的横空出世,形成了科技的跃进。 跃进的结果是什么?是盘古科技和各大环保企业之间出现了技术代差,代差的后果就是垄断。 垄断的意思就是有盘古科技赚的,绝对没有这些环保企业赚的。 环保企业要么放下身段购买盘古科技的技术,要么被淘汰出局。 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对这些企业都非常不利。 马雨灵放暑假后,主动请缨在污水处理车间当志愿者,她热情的为这些环保企业和记者们讲述着污水处理的原理,希望这些环保企业,这些媒体们真的能够为民众考虑,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无污染的环境。 但是,各怀心思。 李涛激动着记录着每一帧画面,而环保企业的负责人们有些不耐烦了。 他们这次来的任务是评估般若村的污水处理成果,形成报告后向市场汇报,他们的意见决定着江城市未来的污水处理要不要走盘古科技的模式。 为了自己的利益,企业们已经给盘古科技打了不及格。 马雨灵热情洋溢讲解一番后,发现这些领导们反响平平,她非常失落。 有些企业领导们说道“什么时刻了?该吃饭了吧,走走走咱们去吃xxx家的烧鸡公,这家的土鸡好吃。” “就是就是!十二点了。” 一大腹便便的领导对马雨灵说道“姑娘谢谢你的讲解。” 在马雨灵诧异的时候,环保企业的负责人们纷纷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