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2/4页)
如此,他们不需要数学镜子体系最核心的东西,他们要的就边边角角,从那些边角出发,打开自己想要进入的大门,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数学体系。 在那些数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给自己找到更多的研究方向。这才是真正优秀科学家们要做的事情,也是无数学者们在做的事情。 数学镜子体系的影响力,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四百零五章 讲解(下) 以学识来看,王宁无法跟沈伟明他们相比。就爱上 沈伟明跟吴玲不是简单的知识类学者,他们是从最基础的科研猿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地位,几十年之间积累了庞大的经验,这些经验跟知识结合,他们对学术有很深的了解跟看法。 王宁只是普通学生,就算天赋超绝,辛苦研究了大半年,跟沈伟明吴玲他们之间依然有明显的差距。还好,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有外挂的人。 超脑的存在弥补了他经验跟时间上的不足,庞大的信息库给予了他最大底气。更何况沈伟明他们并不是考王宁基础知识,而是想要了解数学镜子体系的发现过程。 数学镜子体系跟王宁猜想并不是王宁自己发现,而要是谈论这个话题的话,在这个时空之中,他是唯一的权威。超脑信息库之中,从发现,到诞生,到成熟,到定性,每一步都有详细的介绍,那些东西足够让沈伟明满意。 这还不是全部,超脑信息库的东西是死的,王宁很早以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就像是图书馆中的书籍,庞大,信息充足,静静地放在那里,需要的时候自然可以使用。 可是,不管图书馆的书籍多么齐全,使用起来多么方便,他依然只是书籍。它只会将信息记录下来,呈现在阅读者的面前,至于阅读者怎么理解,怎么领会,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书籍本身是无法决定的。 超脑就是如此,它有庞大到不可思议的信息,未来三十年的点点滴滴全都记录在其中。也正是因为信息太过庞大,王宁很难全部使用,还会有无数信息被放置一边,根本不会使用。 至于那些使用起来的信息,也不过是将信息库的信息照搬出来,并不会有自己的理解。有信息库作为后盾,就算是没有自己理解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就算是遇到质疑。他还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然而王宁却不喜欢太过依赖超脑,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些东西。 超脑确实很强悍,他直接改变了王宁的人生。让他从原本不值一文的穷小子变成了现在的世界级大数学家,超级大明星。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跟崇拜,身价更是突破了十亿,过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生活上获得了满足,王宁更想要心灵上的满足,他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说学术上的成就。王宁猜想,数学镜子体系这是两个伟大的数学发现,在未来,这两个体系让维格列登上神座,是未来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放在现在,几十年后属于维格列的光环全都被王宁获得,他在学术界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就,惊呆了一群学者的眼球。 成就越大,王宁对数学镜子体系跟王宁猜想就越好奇,难道说这两个体系真的有如此大魅力。会让整个学术界顶礼膜拜?所以他也在开始研究数学镜子体系跟王宁猜想。 每一个研究都不是简单的,背后会有无数理论作为支撑,更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根本就看不懂研究的方向,更别说亲自参与进去。 在学习之前,王宁要做的就是补充自己贫瘠的知识量。甚至不只是数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其他方面,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甚至连偏门的星系学也需要研究。 殊途同归,这是咱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理念。事物不管如何发展,都会有唯一的结果。 王宁不知道这个理念是基于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因为对自然界有了足够的认识。还是说只是见到了生老病死,从生到死之中所产生的感慨。 却一点都不妨碍他对这个理念的感慨,殊途同归四个字,放在科学上绝对是无上的真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最终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惊人的相似。那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人类科学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原本愚昧的年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