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学霸_第1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1节 (第4/4页)

而且劳烦师兄在这里等我,我还是会有点不好意思!”王宁笑着说道。

    夏立对王宁的印象很不错,以王宁现在的成就,跟他们相比可能还有差距,要是只看王宁现在的年纪,他的成就简直不可思议。面对这样一位晚辈,正常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印象。

    夏立是科学家,当然会欣赏优秀的后辈,再加上跟沈崇峰的关系,他对王宁的态度有着平常所没有的热情。

    “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一会登记好了就可以使用,跟我来!”招了招手,夏立带着王宁去他准备好的实验室。

    王宁走在夏立旁边,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对方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们对你能够开始试验还是很认可的,理论总归是理论,只有在实验之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而且不管怎么样,理论总是为试验服务的,不管是老师还是我们,都不喜欢你只是一名理论家。你的天赋在我们之上,我相信你会比我们所有人都出色!”

    “师兄盛赞了!跟师兄,师姐们相比,我还有太多差距!”王宁谦虚的说道。

    “那就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反正你还年轻,未来还有很多时间。总有一天你要把我们全都超越,远远的把我们甩在身后!”这是夏立对自己学生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超越自己,最好是远远的超越,现在,他把这个期待寄托在了王宁身上。

    说完这些,夏立转过头:“你前一段时间成为了博士,我还没恭喜你呢!”

    第472章 玉兰研究院(下)

    博士,绝对是学者生涯中最重要的等级之一,它意味着一个普通学者走上了权威的第一步。没有博士头衔,不管怎么自吹自擂,依然不能算作权威,甚至严格一点来看,博士之前只能算是学徒。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这些称呼都带着一个生!什么生?学生的生,他们只能算是正在学习的学生,还不能代表已经出师。

    等到了博士之后情况才会有完全的不同,他初步脱离了学生的范畴,在学术上有了一定的研究跟成果,或是在跟着某位知名大牛学习,他们本身有了自己的底蕴。

    自然,想要成为一名博士并不简单。就算是加大了学习通道也是如此,每年有几百万的本科生,却只有十几万的研究生,至于博士,可能只有一两万,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精英,精锐。

    每一位博士都身经百战,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发表过不少学术论文,在学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才有可能成为博士。其困难程度不亚于西天取经,只有度过重重难关才能够抵达彼岸。

    这也就是为什么博士的年纪普遍偏大,大部分学者成为博士的年纪在三十岁左右。而在三十岁,在学术界也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而已,他们只能算是刚刚跨过学徒门槛。

    王宁的博士头衔获得很容易,去年他还只是一位普通的本科生,一年之后就跨越了本科,研究生,成为了现在的博士头衔。

    并不奇怪,以王宁现在的成就,在王宁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提出来之后,学术界就欠了他一个博士头衔。

    到了这一步,王宁才算是有了跟名气相当的头衔。在介绍的时候可以称呼他一句王宁博士,而不再是以前宽泛的王宁学者。

    跟原本研究生直接宣布不同,研究生风波几乎还在眼前。玉兰工业大学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避免再次被网友攻击,王宁的博士头衔比较隐秘,也就在内部通知了一下。照相留影之后在学校备案,并没有直接宣布。

    没办法,王宁的名气太大,他本身就不只是纯粹的学者,还是一位超级大明星。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无数人的注意。其中有善意的目光,却免不了恶意的注视。

    在他们眼中,不管王宁做什么事情可能都是错误的,而给王宁加冕的玉兰工业大学自然也会受到敌视。那些风波王宁不在意,玉兰工业大学不能不在意。

    工业大学是重点本科,是高校学府,并不是明星也不是名人,老是出现风波,很容易被上面人觉得太出风头。要是某个领导感到不舒服,对玉兰工业大学的支持就会减低很多。

    华国教育界竞争这么激烈。一旦没有上面的支持,玉兰工业大学短时间之内就会受到影响。

    就像是上次王宁的研究生风波,玉兰工业大学的校领导就隐约上层认为玉兰工业大学能力不足,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才引发了一场风波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管是真是假,玉兰工业大学的校领导们就吓的差点要去上吊。在华国官场混,最不能做的就是引起上面领导的不满。那意味着不但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或许连现在的位置都没法保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