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节 (第2/4页)
谁拍摄电影不想要高票房,那是钱,没人不爱钱的。网络大神们也好,发行商也好,他们追求的就是高票房。以前被特效限制,很多作品不能改编,现在有了王宁工作室之后,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高票房的希望。 以工作室的特效水准,以作品庞大的人气,上映之后想要获得高票房一点都不难,所以不少人联系工作室,想要跟工作室合作。 其中,张浩他们也选择了几部电影开始试着改编。当然了,最终还是要经过王宁的优化。 《仙怒》大电影怎么成功的,普通人不清楚,公司内部的人却一清二楚。没有王宁的话,《仙怒》大电影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辉煌。 既然王宁答应出手,票房就有了保证。 就算不考虑其他方面,光是现在合作的项目就能保证工作室赚大钱。有了钱,其他项目才能跟进,否则的话,公司根本经不起折腾! 这何尝不是大部分老板亲自赶过来的原因,他们需要在庆功会上跟王宁完善一些细节,合作方式如何,出资如何,以及上映计划,宣传计划等等,都需要得到王宁亲口认可。 别看张浩全权负责工作室,在其他人眼中,张浩根本无法跟王宁相比,没有王宁的认可,他们还是有点忐忑的。 大老板进行合作,明星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新电影计划,加盟公司等等,他们同样要跟其他老板,顶尖导演建立交情。至于其他二线,三线明星,他们更多是来见见世面,顺便碰碰运气。 也就是在这个庆功会上,王宁正式向娱乐圈介绍了王芸的身份。 第838章 自得 坐在办公室中,看着墙上一系列荣誉,王二磊的心中满是自豪。他应该自豪,作为华国娱乐圈最顶尖娱乐公司兄弟传媒的负责人之一,他的成就让无数人惊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王二磊跟随者哥哥从米国回到华国,刚开始,他们只有一家小小的宣传公司,学习传媒的兄弟俩用自己的能力融入了当时的京城圈。 哪里都有圈子,其他行业有,娱乐圈也有。到现在,京城圈,天海圈,学校圈等等依然泾渭分明。圈内人跟圈外人根本就不怎么走动,现在如此,更别说十几年前的文艺圈。 对的,当时的娱乐圈还不是娱乐圈,而是高大上的文艺圈。文艺圈的人都是文化人,圈内每个人放在现在都能被成为艺术家。不像现在,圈内人被称为明星。 明星也好,艺术家也罢,对于当时的王家兄弟来说,想要获得资源就必须要进入京城圈。所幸,王家情况并不差,在京城也有一定的力量,身为京城人,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京城圈。 于是,京城圈中有了王家兄弟的身影。借助京城圈的力量,兄弟传媒有了飞跃式发展。从90年代到二十世纪结束,兄弟传媒为接下来的转行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础。 新世纪初期,兄弟传媒抓住各种机遇,从宣传公司到经济公司,到娱乐公司,兄弟传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国内最顶尖的娱乐公司,而王家兄弟也成为了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大佬。 跟神秘的王家老大相比,王二磊要高调许多。从宣传到新闻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甚至他还参加了各种真人秀,不介意让自己的私人生活出现在大众面前。 这也算是兄弟传媒的一种策略,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谁也不清楚他们的意图是什么。现如今啊,留一手底牌是必须的,不管对谁,没有底牌死的只有自己。 也正是兄弟俩的能力,公司即便经历过各种挫折跟麻烦,最终还是成长到现在的庞然大物。提起娱乐圈,就不得不提兄弟传媒,兄弟传媒,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王家两兄弟。 即便经过几次搬迁,王二磊的办公室总会有一个固定的习惯,墙面上会贴上各种明星,各种电影、电视剧的海报。无他,这些是被公司运营出来的明星,或者是成功的影视作品。每天看着这些作品,他的精神都会好很多。 以前,他的目标就是让墙面上贴满自己运营出去的明星,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面墙已经渐渐不够用,他又专门腾出了一面墙。到现在,四面墙上全都是各种海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