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1节 (第3/3页)
铜人表面镂有穴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 如果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直到此时此刻,仍然没有人能够解释取穴准确即有水流出这种原因,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铜人之谜”。 在世界上,大凡学习针灸的,无人不晓针灸铜人。古代针灸大夫上岗,必须通过‘针灸铜人’的考验才行,如果扎对穴位,铜人上会有水银流出。 “这有什么特别的吗?”马悦出声问道。他看到秦洛的表情怪异,自己却看不出这铜人有什么古怪,所以出声询问。 “史书上记载,针灸铜人始于宋朝。在针道盛行的宋代,针灸大夫们就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对针灸医学书籍的理解给病人看病扎针,这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误诊病例。” “宋仁宗赵祯接到大臣关于针灸误诊的奏折,非常头疼。最终,宋仁宗意识到只有制定一个新的针灸经穴的国家标准,才能杜绝误诊的发生。1023年,宋仁宗颁布诏令对针灸医学专著重新进行校对整理。公元1026年,宋代著名的医学家王惟一开始组织校订古代针灸学的著作。不久,他就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仁宗认为光有医书不够,还应该有实验道具,于是下令医官院‘创铸铜人为式’。第二年,两尊针灸铜人铸成了。针灸铜人铸成时正值宋天圣五年,所以这两尊铜人又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天圣针灸铜人铸成后,被北宋朝廷视为国宝,周边国家也将天圣针灸铜人视为奇异之物。那个时候,我华夏中医扬名世界,我华夏医生受万民景仰,受同仁尊重爱戴。对中医来说,那是最好的时代。” “针灸铜人的原型是一个青年男子,身高1.73米左右,一直保持立正的姿势,两手平伸,掌心向前。被铸成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可以进行拆卸组合,体现了当时高水平的人体美学和铸造工艺。铜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不用看了,我手里的这块不是。” 秦洛手里捧着的这个铜人自然不是那个高达一米七三的御制铜人,而是一件仿制品。可是这仿制品看起来也很有些年代,而且仿的栩栩如生,那只大铜人所具备的功能也都能够在这只小铜人身上得以体现。即便不用专业鉴定,也知是无价之宝。 秦洛突然间很生气。他很痛恨言承欢。 妈辣个逼的。你送钱送车送女人送古董字画都行,送什么铜人?你送什么铜人? 这让人怎么拒绝呢?难道你不知道,我是很好诱惑的人吗? 不错。身为一名中医,一名针灸爱好者,秦洛很难拒绝这样的礼物。 “秦先生,礼物您还满意吧?”言承欢看到秦洛眼中的惊喜,讨好似的问道。 “你拿回去吧。我不喜欢。”秦洛把铜人递回去,说道。 “” “秦先生是学医的,或许这针灸铜人对你还有什么帮助。秦先生不如先收下也算是收下言总的一点儿心意。”马悦突然出声劝说道。 言承欢感激的看了马悦一眼,说道:“对。对。我知道秦先生是很有名气的中医,特意选了这件传家之宝送过来。俗话说的好,名剑赠英雄。秦先生和这针灸铜人是相得益彰秦先生就把它收下吧。” 秦洛犹豫了一番,说道:“好吧。那我就先收下。你的事情我会向何氏解释一下的,但是效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你的食品有味道,那就得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是。麻烦秦先生了。有劳。”言承欢连连道谢。 马悦送走客人,准备回来推秦洛的时候,看到他正捧着那个铜人抚摸着,表情温柔专注,脸上闪耀着动人的红晕,跟搂着自己的小情人似的。 马悦暗地里鄙视。这男人,刚才还一正经的说不喜欢,让别人拿回去呢。 “你说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秦洛问突然间开口问道。 “以和为贵。”马悦说道。“言承欢没有什么优秀成绩,因为接班才有今天的地位。但是他们家老爷子在台湾很有影响力。言家也是涉黑起家,虽然稍有坠势,可是实力仍然不弱。你们的产品想要进入台湾乃至东南亚市场,没有必要和他们闹的太僵。” “这不是太便宜他了?”秦洛不甘心的说道。 “便宜吗?你刚才才收了别人的铜人。”马悦看了秦洛一眼,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