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61节 (第3/4页)
就不是!——来呀,拿了这厮,一起到前面村子,坐等知县来。这样穷乡僻壤,去县衙还要过河,你当我没有事情做了吗!” 那个主管一边说着,一边指挥手下,把罗景围了起来。打人的大汉伸出手臂,轻轻一抓,便把罗景抓到了自己的马上,横放在身前。另一人抬腿一脚,踢得罗景的灰驴“咴”的一声叫,跑到了路边。 主管冷眼看了看罗景,口中道:“恰好有一个营田务的吏人,省我们许多功夫。且到前面村里,着个人去知会知县,与我们一起查看秋粮。这种乡下穷地方,不可久待!” 说完,当先一催马,向着前面村子而去。 安三郎看罢了自己田里的豆,手中提一个萝卜,向村里走去。村中大多数人家种的都是粟,一年只种一季。也有的收完粟之后种一季小麦,而后种豆,再种粟。这个年代不管是地力,还是人力,都不支持广泛地一年两季种植,能够两年三季已经非常不错了。安三郎是个能干的人,小时候吃的苦太多,现在有了地没日没夜地干。他家里就有十亩种了豆,等收过了豆再种麦。 萝卜是随便种在地头的,平时也没管理,没想到颇有一些长成了的。 走到村口,就听到身后马蹄声响。安三郎站到路边,转身回望,看见三匹快马疾驰而来。待到离得近了,才看见最前面的一匹上,还横着放了一个人。那人自己认识,正是营田务里新来的贴司罗景。 三匹快马到了安三郎面前停住,山羊胡子的主管问道:“这个汉子,前面是什么村庄?” 安三郎道:“这里是大柳树村。看见没有,村口有几株大柳树,便是标记。客官,你马上横着的是营田务的罗贴司,衙门里的人,因何被你们抓了?” 主管喝道:“问那么多做什么!我们是知州相公派来看秋粮的,速唤你们村的保正出来!” 安三郎见几人面色不善,不管多言,口中道:“各位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见保正。” 主管冷哼一声,带着几人随在安三郎身后,慢慢向村中走去。 保正关朝印正在自家门前摘冬瓜,听见马蹄声,抬眼看见安三郎带了三个骑马的人来。 走得近了,关朝印问道:“三郎,这几客人是什么人?哪里来的?” 安三郎打个揖,道:“他们说是什么知州相公派下来查看秋粮,捉了衙门里的罗贴司,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官面上的事我们小民懂得什么,带了来见保正。” 主管看了看关朝印家的篱笆院落,三间草房,甚是简陋,心中一阵厌恶。 关朝印放下手中的冬瓜,走上前拱手道:“小的是本村保正,官人说是知州相公派来,可有什么凭证?小的验过了,当去申报衙门,自会有公人来见你们。” 主管不耐烦地道:“我们是知州相公门客,需要什么凭证!路上走得饥了,你这老儿且杀只鸡买瓶酒,我们吃了,再一起去衙门。速去整治,不要耽误了我们行路!” 一边说着,主管带几人翻身下马。 第90章 十三郎 到了院子里落座,保正急急吩咐浑家上茶,又命儿子把养的一只鸡宰了。 这个时候农家没有什么好菜,保正从家里翻出些采摘的野果,让主管几人品尝。 主管拿了一个野梨咬了一口,只觉又酸又涩,“卟”地吐了出来,口中道:“什么鬼物,这是人吃的么?拿酒来,我漱一漱口!” 保正把自家酿的酒倒了一碗,递给主管。 主管接过一看,这酒浑浊不堪,轻啜了一小口,酸得厉害,一点酒味都没有。“啪”地把碗摔在地上,指着保正道:“你拿这等东西来胡弄洒家,是皮痒了要吃板子么!” 保正连连作揖,口中道:“官人息怒,小的家里只有这些,恕罪恕罪——” 主管气得跺脚,转头看见一边站着的安三郎,对他道:“你们永城有名的产好酒,去买两瓶来!” 说完,见安三郎在那里逡巡不去,怒喝道:“如何不去?!” 安三郎有些不好意思:“回官人,小的没钱。” “作怪,什么人家,几百文钱也拿不出来!没钱去借啊,只管站在这里做什么!” 见主管说完,一副要暴起打人的样子,保正急忙把安三郎拉到一边,小声道:“且去码头那里赊两瓶酒来,日后我想办法还就是。这几个煞星,动不动就要打人,招惹不得。你到了码头,速找个可靠的人去报知县相公,就说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几个人。官家的事,我们只能小心,不然惹祸上身。” 安三郎答应一声,飞快地出了门,向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