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52节 (第1/4页)

    见礼毕,耶律侯古道:“三位远道而来,路上辛苦,且到衙门里议事。”

    几个人进衙门,到了旁边花厅,分宾主落座。耶律侯古吩咐上了茶来,请几位用茶。

    放下茶杯,耶律侯古道:“三位来大同府,不知有何用意?”

    耶律仁先看了看耶律仙童和萧虚烈,道:“大王应该猜得出来,我们是来劝降的。幽州一败,本国主力尽丧,圣上被俘,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你献了城,我们都立些功劳,到了开封府日子好过一些。”

    耶律侯古道:“怎么,你们认为我要去开封吗?大同是大城,不是那么容易破的。”

    耶律仙童摇了摇头:“大王,现在契丹主力已灭,不可能有援兵了。没有援兵,哪怕宋不强行蚁附攻城,就是这么围着,大同能坚持几天?”

    耶律侯古道:“我就不信,城外的宋军能一直围下去。十万大军,一个月也要费不少粮草。”

    萧虚烈道:“幽州一战,宋军参战五十余万人,还有数十万运粮的民夫,参战兵力有百万之众。那么多人,宋军物资依然充裕。城外十万人,大王觉得他们有什么困难?”

    耶律侯古没有说话,拿着杯,在那里慢慢把玩。他当然知道,大同府守不下去了。但就这样把城献出去,又觉得不甘。宋朝这么容易就得一座大城,应该有所表示才对。哪怕以后自己不做王了,也应该给个高官,或者给自己一大笔钱。都说现在宋朝有钱,不能在这上面不舍得花钱吧?

    耶律仁先转过头,对一边的萧谟鲁道:“城中一万余兵力,现在粮草还充足吗?”

    萧谟鲁道:“大王安心,最少一两个月内,士卒们不会饿肚子。”

    耶律仁先道:“士卒们有的吃,那城中的百姓呢?耶律重元据大同府数年,前年圣上又带数十万大军来此,城中还能剩多少粮食?”

    萧谟鲁道:“百姓们如何,我们又何必去管?”

    耶律仁先叹了口气:“我们守城,如何能够不管百姓?百姓没有吃的,必然闹事。”

    萧谟鲁道:“大军守城,若是还怕百姓闹事,这城如何守得住?”

    耶律仁先见萧谟鲁一点不松口,没有办法,转头对耶律侯古道:“大王,宋军的耐心也已经被耗光了。幽州一战结束,他们不会在大同再等下去。若是你们不献城,宋军很快就要全力攻城了。”

    第110章 要好处

    城外帅营里,王凯、和斌和郝质三人围着火堆坐着。火堆上架着一只羊,旁边有酒,三人一边吃肉喝酒,一边说着闲话。军队里面,这种场面是常事,相对简单。

    王凯道:“幽州一战,朝廷参战五十余万人,还有数十万运粮民夫。加上契丹八十万人,双方参战近两百万人。数百年都不见这种大战,想想就觉得不得了。太尉,你是参战了的,给我们说一说。”

    郝质笑道:“说起来,这一战参战军人之多,确实是了不得的大战。可实际上,真正打起来,大家才发现契丹并不像刚开始想的那么厉害。初期在乾宁军时,河北路新整训的禁军由于军官不够,经验也不很足,与契丹还有来有往。十几天后,慢慢稳定下来,就压着契丹打了。从此之后,契丹就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被围在武清,轻轻松松就打赢了。”

    和斌道:“百万大军之战,纵然赢得轻松,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郝质道:“当然不容易。不过这一战,第一功臣只怕不是前线的将领,而是枢密院的李复圭。我们直接参战的军民百万人,一切井井有条,物资充足,可不容易。”

    王凯和和斌一起称是。幽州一战最难的,不是在前线战胜敌人,而是保证物资充足。宋军参战的军队五十五万人,再加上运粮的民夫近五十万,这百万人的供给,可不是容易事。军队有军官指挥,参战的民夫却全部归李复圭指挥,相当不容易。再加上战胜之后,契丹的俘虏也不能饿着,物资供应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幽州宋军的胜利,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压倒性的国力的胜利。

    说了一会闲话,郝质道:“两位估计,三位契丹高官进城之后,他们会不会献城?”

    王凯道:“按说是会献的。幽州契丹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