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章 (第2/3页)
们士大夫当地好好的,只要努力,就能往上爬,而他们的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难不成要推一个聪明人上台当皇帝,那到时候他们的特权没了怎么办,这是谁都不愿意的事情,所以皇帝也愿意依靠文臣,文臣跟他造反,他最多没有权利,但若是皇室跟他造反,他有可能连皇帝都当不下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文臣只想要权利稳固,而皇室则想要他底下那把位子,这是他绝对不能让的。 所以这一段时间,他通过更换总督的方式来限制赵曙的力量,就是赵昕最常做的事情,对于自己这位表兄弟,赵昕的心中是很忌惮的,自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来,大宋朝已然尽力了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匡胤,赵匡义的子孙们也早已经繁衍数代了,但其中称得上是英豪的人却非常少,赵曙显然是其中之一。 因为这赵曙便是后世的宋神宗,他与王安石所举行的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影响了中国之后长达千年的岁月,即便在现代,也给了后人许多的指引和教训,世人大多只记住了王安石,但这位宋神宗皇帝,却也不是一个无能之人,他能够看到大宋王朝表面平和之下,那暗藏着的危机,着手进行变法,并且选了当初最适合的人选,王安石来进行变法,不得不说他有着远超旁人的魄力和洞察力,只是最后变法失败,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上的问题,赵曙已经做到了身为一个历史人物,能够做到的极限了,不可谓不是一个聪明人。 而面对这么一个亲戚,赵昕的压力是很大的,他虽然也是博闻强记,在民间拥有着很高的声望,但他却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同时也没有赵曙那么果断,在西大陆,赵曙果断采取自己的政策,最终在短短几年内就镇压下了不服从与自己的反抗,然后现在的西大陆在他的治理之下,也是整个新大陆最为繁荣的地方,而赵昕是没有这个本事的,这样的人,怎么让他不忌惮。 赵昕经常会想干脆将赵曙召回来,让他当一个闲散亲王算了,但最终这种想法还是没有付诸实践,就是因为赵昕不愿意看到文臣的势力继续在新大陆扩展,他希望保持双方的平衡,如此一来,他作为中间这个调解人,才能获得最大的话语权,但若是其中一方被消灭了,那么另外一方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以如今赵曙手中的军队,是根本不可能对抗本土的军队的,所以趁着这个时候拿回赵曙手中的权利,对于赵昕来说,不费吹灰之力。 赵曙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徐清的信还没到,赵曙就很快减缓了向东大陆进军的速度,在攻打叛军时,也是速度很慢,往往一个月的时间才攻下一座城池,他当然知道,身在本土的那位表兄弟对自己到底有多么的忌惮,只不过刚刚得到这个消息,赵曙也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思考到这一层,但后来等军队进入西大陆之后,他立刻便联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很快便停止了快速进军,开始缓缓向前推进,然后在遇到西大陆的反抗之后,果断撤出了东大陆,以避免被赵昕惦记上。 影响一个地方的局势有很多种办法,并不一定要用进攻的方法,这是最笨的,赵曙在撤军之后,自然心中有所不甘愿,他可不希望一辈子待在新大陆,对于皇位,他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野心,如果不拿下整个新大陆,他根本没有资本去赢得士大夫们的支持,而如果没有士大夫的支持,他想要当皇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想当皇帝,必须要有士大夫们的支持才行,不然即便自己当了皇帝,士大夫们不满意自己,在执政上阴奉阳违,他这个皇帝根本不会有任何人在乎的,而想要获得士大夫们的认可,实力是很关键的一点,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那群掌握天下的士大夫,又如何会跟自己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