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2节 (第1/3页)
王灿有了儿子,意味着益州有了继承人。况且这个儿子是正妻蔡琰生下的,还是王灿的嫡长子,身份不可动摇,可谓是得天独厚。 蔡琰的儿子出世,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尤其是蔡邕和蔡氏两个老人家,更是经常出入蔡琰的院子,去逗一逗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当两人看着躺在襁褓中熟睡的孩子,就感到一阵欣喜。 到现在,两个老人家可以说是死了都能闭眼。 蔡琰是王灿的正妻,又生下嫡长子,足以确保蔡琰的地位。 或许王灿是真心喜爱蔡琰,可在蔡邕和蔡氏眼中,情爱都是表面的东西不可靠。因为女人美貌如花的年龄不长,一旦人老珠黄,便无法保证王灿是否还喜欢蔡琰,所以两人见蔡琰生下儿子,心中的一颗大石落地了。 兴奋的日子还没有过去,府上再一次添丁。 初平四年,五月十二。 董卉分娩产下儿子,王灿再一次有了一个儿子。 或许,董卉因为她的出身不可能成为正妻,但董卉有了一个儿子,她平妻的位置便坐稳了,心中的一丝忐忑也消失不见。董卉产下儿子后,私下里曾哭了一场,心中的压抑全部都释放了出来,作为董卓的女儿,她承担了太多的压力,承担了太多不该有的指责。 幸好,王灿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嫌弃她,这也是她幸运的地方。 董卉产女后,李儒前来府上拜见。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妻子也是董卓的女儿,如此一来,李儒便是董卉的姐夫。 姐夫拜见小姨子,实属正常。 董卉躺在床榻上,李儒坐在坐席上,神色谦卑,并无一丝锋芒。 董卉说道:“姐夫,前几日有许多官员送来贺礼,并且让家中女眷起来拜贺,言语中其他的意思,我该如何处理呢?” 李儒闻言,猛地抬起头直视董卉。 他目光一转,又看了眼屋子外。 董卉见此,说道:“姐夫放心,屋子外的人是我的心腹,并没有其他人。” 李儒深吸口气,说道:“小妹可知主公的年龄?” 董卉不解,依旧说道:“夫君快二十六了。” 李儒嘴角微微上扬,说道:“小妹既然知道主公才二十六岁就好,主公年纪轻轻,正值大好年华,若小妹被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撺掇,心生其他想法,恐怕大祸即将临头。小妹要做的就是教导孩子,让孩子成才。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虚假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小妹都不要管,也不要急,只想着教导孩子就好。” 董卉听了后,若有所思,俏丽的脸上露出一抹恍然。 李儒撇了董卉一眼,心中暗道:董卉也不简单,表面是询问他,却也是试探他,想要看看他的想法。 可惜的是,李儒肯定不会掺和进去。 顿了顿,李儒抱拳道:“小妹既然无恙,儒便告辞了。” 说完,李儒便起身离开。 董卉望着李儒离开,一颗心也平静了下来。事实上,前几日有不少官员派家眷前来拜访她的时候,董卉心中有些意动。因为王灿麾下就两个儿子,前后出生的时间也仅仅相差几日,她被人撺掇一番后,便有了替儿子争夺地位的想法。 然而,李儒一盆冷水浇下来,让她清醒了过来。 诚如李儒所言,若她不自量力,恐怕大祸不远矣。 董卉思考着李儒的话,因为她是知道李儒才华的,董卓当年就是靠李儒的辅佐,才得以成为一方霸主。只可惜董卓狂妄自傲,不喜李儒直言纳谏,便疏远了李儒,才有了最后被王允杀死的祸事。 董卉看向襁褓中熟睡的婴孩,抛却了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想着如何教导孩子,如何才能让他成才,这才是董卉目前要做的事情。 …… 书房中,王灿、程昱相对而坐。 两人正讨论关于军制改革的事情,程昱负责官员的升迁任命,对军制改革出现的问题了解最多。这段时间,关于军制改革后出现的纰漏全都反应了上来。军中三个头领,军事主官、参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