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_第2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节 (第2/3页)

州倒没觉得有什么荣耀的地方,侧头看了梁文展一眼。

    刘庭州过来又没有知会崇州,除非淮安那边有人刻意通风报信,不然林缚不会知道他会来崇州。就算他来崇州,林缚多半也不会亲自来迎。林缚来迎的是梁文展,只是提前知道他在船上,这才临时改的口。

    再说之前来人探路,问的也是梁文展在不在船上。

    这里面的蹊跷,刘庭州不会搞不清楚。

    即使林缚不来迎他,刘庭州也没有怨言。林缚官阶在他之上,本来就没有上司到县境来迎下属的道理。令他意外的,是林缚竟然屈尊来迎梁文展。

    若说林缚在崇州辟举铁匠为举,有张扬跋扈之姿,但他能亲自到九华来迎梁文展,倒是体现出他礼贤下士的雅量来。

    梁文展暗附淮东军,放弃淮安府通判不做,林缚这一迎,倒也不屈他了。

    刘庭州心里微叹:林缚这样的人物,不做治世之能吏,必为乱世之枭雄。

    为林缚辟举铁匠为官事,胡大海一路行来是满腹怨意,此时看梁文展心里竟是酸溜溜的感觉。

    梁文展自诩修身养性有成,此时也难免心绪激动。只是他这激动的心绪也无处表达,毕竟林缚知道刘庭州在船上,也只能临时改口称来迎刘庭州了,他只能将这激动的心绪按捺住,跟着刘庭州后面走出舱室,与崇州诸人见面。

    第8章 宴前唇战

    从九华到崇城还有一百多里水路,时近黄昏,林缚迎得刘庭州、梁文展等人,便先在九华宿夜。

    九华早年便是崇州、鹤城草场衔接皋城、兴化两县的水陆码头。

    只是早前运盐河淤浅,不利大船航行,西山河与运盐河之间也没有河道相连,而崇州又地处偏隅、鹤城草场的职能单一,九华也只是三县之间很不起眼的小商埠。

    西山河与运盐河的贯通,运盐河清淤拓宽,崇州成为津海粮道的核心始发地,淮东腹地诸县的米粮有近半都要走水道从九华通过,运往鹤城、崇州,移船出海。

    九华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便崛起成一座繁华的镇埠。

    在胡致庸的主持,九华城已经筑成。

    九华城规模不大,周六百步,只能算军垒、城寨。

    城池建得坚固,挖去浮土、铺石为基、夯土为芯,外覆城墙砖,是峙立在西山河与运盐河汊口的一座坚固壁垒。

    林缚出镇淮东制置使,在山阳、泗阳一线驻有重兵,九华没有驻兵的压力。

    不过,林缚仍在九华军营还驻有两营甲卒。

    兴化、皋城、建陵等淮东腹地诸县,若有事,从九华调兵,要比直接从崇州调兵节约一天的时间。

    驻军不干扰地方事务,在九华捕盗设卡的,还是巡检司直辖的刀弓手。

    刘庭州对崇州的认识,仅来自地方志,此时过来,算是对崇州有新的感观。

    九华作为巡检司归淮东制置使司直辖,但刘庭州细观此地民情,能认识到淮东制置使司之下,军政、民政事务有着明显的界限,分开来管理。

    想到这里,刘庭州侧身窥了一眼林缚身后那个黑瘦、神情有些拘束的汉子。

    刚才做过介绍,刘庭州等人已认得他便是这段时间来,搅得淮东议论纷纷的那个铁匠孙打炉。听他的名字,打炉、打炉,便能知道他的匠户身份。

    冶金监、冶金副监只是制置使司内部所置的官衔。朝廷可管不了这么多的花样,与船政使、副使、百工监、副监、军械监、副监等官职一样,都统一称为将作丞及将作少丞,分列正八品、从九品,属低级文官。

    不过怎么说,林缚辟举匠户为官,便是往烧得正沸的油锅泼了一瓢冷水,算是触了大忌。

    林缚在驿馆设了宴,款待刘庭州、梁文展等人,崇州这边,由林梦得、秦承祖、孙打炉等人作陪。

    入席时,盐渎知县胡大海正好与孙打炉对案而坐。

    听闻崇州辟举铁匠为官,胡大海心里怨愤,又见林缚屈尊亲迎梁文展,心里羡恨,心里便几分狂态按不住。看着对案的孙打炉坐姿不雅,胡大海越发按捺不住,忍不住出言戏弄:“孙大人初为大人,可知‘大人’二字何解?”

    这大半个月来,孙打炉还在适应他新的身份,听林缚的指示,进了战训学堂最基础的识字班,远远达不到断文析字的水平。

    匠户身份卑贱,但像葛福、孙打炉等杰出之辈,也仅仅是卑贼的出身,限制他们不能读书识字,不能入仕为官,但论聪颖才智,远在常人之上,自也有一股子傲气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