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7节 (第4/4页)
受重视,这次给编入军中,获得重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真正的命令下达之后,令张苟疑惑的是,为何自己在学员队里,会给提到与张季恒、韩采芝两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淮东军制与当世军制有极大的不同,军令官也是新设,不要说张苟了,就连韩采芝、张季恒两人,都不大清楚军令官在军中具体负责什么。 二十八日夜里,张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韩采芝、张季恒一起,前去见林缚。 ************** 进去时,林缚正找与孙敬堂、王成服、陈雷商议事情,朱艾等人也在场。 江门与鹤城段的捍海堤初步建成,工辎营将大规模北移,负责着中段及北段的捍海堤建造。但南段除鹤城、江门外,在之前三个工段营地的基础上,将正式设立屯寨。 南段捍海堤后续驿道、防风林等工程的建造,将由屯寨负责。屯寨更主要的职责,就是在鹤城草场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安置工辎营将卒高达九万人之多的家属。 工造官朱艾等三人给提拔出任屯长,分别归属鹤城、江门两巡检司治下。 张苟、韩采芝、张季恒他们要等秦承祖过来,先在偏厅等候,能隐约听到里间在谈草场屯种的事情。 朱艾等三名新任屯长先退了出来,要等王成服、陈雷两名巡检谈完话再一起回去。 张苟、韩采芝与朱艾他们也熟,便问及屯种的事情,才知道林缚这次北行,才将方案最终确定下来:三个屯寨加上鹤城、江门,两年时间里要开垦六十万亩粮田,包括工辎营将卒家属,共要安置四万户丁口。 “两淮盐铁司那边没有意见?”韩采芝问道,“鹤城两年开垦六十万亩粮田,差不多要开垦掉小一半的土地,两淮盐铁司总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再说这么多人手用来开垦粮田,又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如何向射阳、大丰盐区保证每年八百万捆草料的供应?” 张苟心想林缚刚回崇州,人没有回崇城去,就直接带着诸人北上,大概就是跟两淮盐铁司的官员进行协调。 大规模的屯垦,必然会影响到草料的供应。 “射阳、大丰盐场会尝试着改煮法为晒法,节约草料的使用,”朱艾这次跟着北上,知道淮东军司跟两淮盐铁司的协调情况,这种事自然是机密,但韩采芝、张苟、张季恒三人的调令已下,已经明确是淮东军司副旅帅级别的高级将领,朱艾能知悉的事情,对他们是没有隐瞒必要的,“这两个盐场因此造成的官盐生产减损,由这边负责从海东地区购入海盐来贴补。今年会直接贴补三万石海盐……盐铁司每年从这两个盐场收购官盐也不过十二万石,我们一下子补贴给他们四分之一的量,他们还少了收运之繁琐,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倒也是,即使将鹤城草场所出的草料一并算上,用煮法也顶多只能产八万石盐,这边一次贴补这么多,两个盐场的官员不知道能从里面捞多少银子。”韩采芝感慨道。 官盐销价奇高,主要是盐税倒占了十之八九,盐铁司真正从盐户手里收购三万石食盐,花费也不过三四万两银子。淮东从海东地区收购海盐补足给盐铁司,成本不会超过五万两银子。即使增加一倍,也就十万两银子。 而整个鹤城草场来,在捍海堤之内,丈量土地面积超过为七千平方里。 与崇州进行整合、调整,完全能分置出三个县来。即使早期开垦成本巨大,但以崇州的人口密度计算,多置两个县出来,差不多能安置十万户丁口,这个绝对不是每年多投入十万两银子能够衡量的。 “下一步该收口子了吧?”张苟问道。 “怕是不会,看大人的意思,怎么也要等到捍海堤建成之后,”朱艾说道,“能跟两个盐场监院谈成交易,也是以收口子相要挟。既然谈妥了,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化。” 朱艾等三个屯长,与韩采芝、张苟共事有半年时间,彼此间很熟悉,也常讨论这些问题。 张苟说的“收口子”,就是利用捍海堤以及淮东诸巡检司所形成的封锁线,严厉打击私盐从两淮盐区流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