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_第3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节 (第3/4页)

抚作用。

    除此之外,东胡还诱导流民出关到辽西占地垦荒耕种。

    相比较东胡人在战事上锐不可挡的进展,东胡人在新占领区域的这些动作更让林缚顾忌。

    “庙堂诸公从来都视东虏为蛮族,但有几人能拿出如此厉害的手段来?”林缚微微一叹,说道,“梁家占了山东也将近两年了,除了勉强凑出六万兵马来,却再无叫人叹服的手段。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就相形见绌啊。”

    宋佳微微一笑,说道:“梁习、梁成冲要真是人杰,也不会在陈塘驿给东胡人打得大败。说到底还是朝廷恶疾顽固难愈,才给梁家有再次出头的机会。寄望梁家能守住山东,本就是奢想。梁家顿兵河济之间,不甘退,又不敢进,不过是心里存有一分侥幸,希望东胡人势止于燕冀。梁家的这种心态,与江宁某些人又何其相似?一旦东胡人席卷燕冀后再整兵南下,梁家必如崩山溃土,很可能一战就垮掉!”

    “东胡人在燕冀兵势正盛,梁家根本是不敢进去打的,但梁家想退,又能退到哪里去?”林缚摇了摇头,宋佳本就是局外人一个,能置身事外的评论时局,但这种种事让他忧心。

    以往东胡人征战所需粮草,除辽地自征外,还有三处来源,其一是高丽供给米粮,去年计有二十万石左右,数量不多,但能补足东胡所缺;其二是燕西诸胡供给牲口以补肉奶,具体多少很难估算,但不会在少数;其三是战地掳掠……

    长期以来东虏用于征战的战卒维持在十万左右,以往的筹粮模式勉强能够维持。

    随着战事的深入,后勤补给线拉长,运途消耗加大;战地打残,劫掠所得也将越来越受限牵制,再者,降附军规模也会增加,会加剧粮草的紧缺……

    东胡人若不改变筹粮模式,在打下燕冀之后,短时间很难再向南大规模用兵。

    这也是梁家判断东胡势止于燕冀、顾悟尘认为能守住青州,而江宁认为能在河淮之间建立起有效防线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梁家及江宁对降附军的规模及战力判断也严重不足。

    大多数人都以为降附军是给胁迫从征,战力有限得很,东胡人要防范降附军尾大不掉,必然会控制降附军的规模;大多数以为一旦东胡人侵入晋郡、燕冀,要控制这么大的区域,原有的兵力必然给摊薄,能够用于南下的兵力自然就有限。

    “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将希望寄在一战上了,”林缚将手里塘抄丢在案头,说道,“东胡人很可能会借围打津海整顿降附军。等他们南下时,就能用降附军顶在前面打头阵,燕西诸胡打侧翼,燕东本部精锐反而能缩在后面休养生息。”

    “很简单,换作你也会这么打,”宋佳说道,“现在难以判断的,就是曹家的反应了。”

    这时候有侍卫从外面走进来禀告,说从青州来的车队快到北城外了,林梦得已经先一步出北城去迎接了。

    林缚吩咐侍卫道:“派人去跟夫人说一声……”

    林缚想劝顾悟尘、顾嗣元放弃守青州的念头,但效果甚微,反而顾嗣元亲自赶过来说服淮东支持他在青州掌兵——顾嗣元来崇州不能公开露面,一路都是乘马车掩人耳目。

    赵勤民提前两天去盐渎跟顾嗣元汇合,算着时间顾嗣元到崇州的时间,林缚让林梦得代表他出城迎接,他会与顾君薰在崇州城时等顾嗣元过来。

    越是才智卓绝者,反而会越加的固执,好些人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仍不肯回头。

    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双方对东胡基本面的判断出现严重的、难以相互劝服的分歧——顾悟尘、顾嗣元等人更愿意相信并坚持自己的判断,不相信淮东对当前局势的分析跟判断。

    也是难怪,任何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

    在淮东奔袭浙东之前,又有谁能想到淮东在断了津海粮道之后还有维持六七万兵马的能力?谁又能想到淮东在维持当前七万兵马之余,还有能力暗中支持红袄军构筑淮泗防线?

    事情到这一步,林缚也只能放弃之前的立场,勉强维持东阳一系不决裂。

    林缚袖手站起来,听着窗外的雨声,忍不住轻叹一声,等顾君薰下山来,一起进城为顾嗣元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