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4/5页)
,河南、湖广这边是卢向升坐镇,陕西现在又有洪承畴坐镇,这还不够,朝廷又将孙传庭也调入陕西当了陕西巡抚,对陕西境内的变民军锐意进剿,他和各路义军这一年间,在河南、湖广、四川、陕西之间来回转战,虽然声势颇大,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他们太多的困境,依旧是东奔西走,没有一个立锥之地。 现如今洪承畴和卢向升联手,调集七省兵马,四处对他们进行围堵,以至于他接连在滁州、徐州等地大败,不得不被逼得重返了商、雒之地。 而这个时候,陕西商雒等地早已是破败不堪了,他们这么多义军重返陕西,根本筹措不到多少粮食来养活他们,于是高迎祥和李自成联络之后,崇祯九年二月末,高迎祥终于下定了决心,联合罗汝才等人,和官府在陕西来一场大战,也打下一块属于他掌控的辖地。 于是二月底高迎祥便率领本部人马,由郧、襄趋兴安、汉中;李自成经商洛云延绥;罗汝才等进入房、竹一带。大批义军顿时便又席卷了整个陕西东部一带。 如此一来,洪承畴还未抵达平阳府和吴甡商议如何对付刑天军的事情,便不得不又掉头返回了西安,赶紧布置对高迎祥等路义军的剿抚,至于山西这边的事情,也只有交给吴甡来善后处理了。 这一仗虽然刑天军取得了大胜,但是对于肖天健来说,却实在是也高兴不起来,毕竟这一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大战,虽然最终击败了数路官军,但是对于他刑天军来说,储备的物资消耗也非常巨大。 经此一战下来,刑天军原有各营战兵以及两营乡兵营损失都很大,短时间之内,如果想要继续大规模用兵的话,是不可能了,特别是为了应付这一次官军的大规模进剿,刑天军不得不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使得官军长驱直入到了阳城腹地之中,年前各地许多良田地块块种下的粮食作物,几乎被官军祸害一空,对于本来就没有稳固下来的基础,破坏的也相当严重。 而且各路官军在进入刑天军控制区之后,几乎不约而同的采取的都是烧光政策,沿途所经之地,凡是遇上村庄,官军又抢不到物资,便拿老百姓的家园撒气,许多村庄在经过此战之后,几乎都被官军一把火烧成了废墟,留给刑天军的则是满目的疮痍。 如此一来,而且两个月多的大规模用兵下来,刑天军储备的粮食弹药消耗也相当巨大,再加上还要赈济百姓一些粮食,刑天军的余粮也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起来。 特别是当官军败走之后,老百姓们回到他们的村庄,看着被祸害一空的田地,也都是欲哭无泪,肖天健不得不停止了继续进攻,转而转入到了重整辖地的工作之中来。 而且付德明年前的估计也彻底成了现实,从去年冬天十月起,山西这边便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雪,直到三月初山西各地旱情便已经彰显出了苗头,许多地方的农田都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情况,如此一来旱灾已经成了未来不可避免的情况了。 现在的刑天军早已不能和一般的义军相比了,阳城一带已经成为了刑天军必须确保的根据地,这里不单单只有拥护他们的民众,而且已然成为了刑天军的武器供应基地,刑天军在很大程度上在战场上战斗力的发挥,已经离不开现在他们手头的武器装备了,这也是他们近一年来面对官军屡次进剿,都以少胜多的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阳城一带都绝不能有失,否则的话他刑天军便又跟其他义军没有什么两样了,再也谈不上什么精兵政策了,而阳城根据地的安全又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民众基础,所以如何解决刑天军辖地中旱灾的问题便成了肖天健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否则的话,他们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目前这样的田地,很可能会因为这场大旱灾而使得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 于是肖天健在率军一鼓作气将入犯的官军逐出他们辖地之后,便主动的收起了兵锋,暂时停止继续扩张,将各营兵马收了回来,开始在辖地内肃清当地溃散的官军残部,逐步的重新稳定辖地内的局面。 和刑天军一样的是山西官方,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这场大规模进剿战,最终再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不论是对官方还是山西军方,打击都很严重,一时间虽然朝廷震怒,敕令半年之内解决刑天军,但是山西方面的官员却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他们吵吵的嘴巴,绝口不提再次对刑天军进剿的事情了。 眼下通过一年多数战皆败的这个残酷现实,山西不少当官的都意识到了刑天军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付,如果不能调集来更多的官军的话,仅凭他们山西境内的这些官军力量,已然不是刑天军的对手了,既然打不过,那么谁也就都不想再去触刑天军的这个霉头,任凭一些无干之人叫破嗓子,当看到刑天军主动停止扩张行动之后,山西官方也都集体使出了鸵鸟政策,把脑袋缩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