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节 (第5/6页)
什么事情,还臆测很可能这是刑天军要发动一场更大的攻击行动之前的表现,吓得他们各个都心惊胆颤,拼命朝上峰告急,要求增兵帮助他们防御。 可是没几天时间,这些官员们便收到了来自刑天军的一封信,信中明确向他们表明了刑天军的态度,就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刑天军将会不再对周边的官府发动任何新的攻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因为建奴鞑子入寇,刑天军愿意停止军事行动,使得朝廷以及各地官府可以集中所有精力,去抵御入寇的建奴,同时也要求这些朝廷的官员以及官军停止对刑天军发动军事行动,双方歇兵罢战共御外侮。 除了各地地方官府收到了刑天军的信之外,在山西、陕西、湖广、南直隶、山东以及北直隶的各地的许多地方,也开始出现了刑天军张贴的榜文,将刑天军这一份《暂停内战共御外侮檄文》张贴的到处都是,甚至于各地还出现了这份檄文的传单,总之刑天军以主动停止军事行动,支持当今大明朝廷抵御建奴入寇这件事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被刑天军在几省之中宣传的是沸沸扬扬。 这些传单、告示既有手抄的,也有专门排版印制的,根据情况不同,被刑天军的情报系统分发了出去,顿时便在大明各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对于刑天军的这种表态还有实际行动,各地官民的反应也都不同,当官的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道老天有眼,这刑天军在这个时候选择休兵,实在是太好了,要不然的话,他们真的就要马上面临着生死的抉择了,现在他们可以稍稍的轻松一点了。 而老百姓们则多对此大为称赞,觉得这肖刑天虽然是个反贼,但是却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在此建奴入寇之际,他宁可放着大好时机不用,停止对官府用兵,让官府得以喘息的机会,集中力量对付关外的建奴入寇,实在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的心胸之人,就连一些非常敌视刑天军的文人士子,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对肖天健的这个决定表示支持,顿时这个消息被无数人奔走相传,迅速的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而刑天军在发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肖天健甚至于专门给河北、山西的州府县城的官吏们还有官军们送去了一封信,表明一个态度,如果他们无力阻挡建奴入寇的话,刑天军愿意挥师北上,和官军一起抵御建奴,在打退建奴之后,刑天军可以退回原来的控制区之内,绝不会盘踞在他们的辖域之内。 这封信同样也很快以细作在各处张贴告示和散发传单的形式,被公之于众,登时在河北山西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老百姓对此举双手欢迎,因为他们都知道时下朝廷的官军大多不堪用,根本起不到什么守土之责,能据城死守便已经算是他们还有点良心了,指望他们出城和入寇的建奴野战,根本没一点希望,而刑天军表示愿意出兵助战,帮官军守土保护百姓不受建奴祸害,老百姓当然是欢迎之至了。 可是对于官府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立即便到处收缴刑天军散发的布告传单,并且派人飞马将这个消息送往了京师,奏报给当今圣上朱由检以及朝中诸官。 朝廷也是在几天之后,便收到了各地送入京师的消息,闻听这个消息之后,不管是崇祯还是杨嗣昌,都是先在内心之中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但是随即崇祯便大怒了起来,将这些有关刑天军发布共御外侮檄文的奏章一下便甩到了龙案之下。 “荒谬!荒谬到了极点!这简直是胡言乱语!朕乃是当今天子,他肖天健不过只是一个流贼罢了!却口口声声发檄文邀天下共御外侮,这又将朕置于何地?难不成这天下要他们这些贼人来守不成?”崇祯在大殿之中是大发雷霆之怒,龙案上的许多物件都被他摔到了地上,砸的粉碎。 殿中的内侍们无不噤若寒蝉,憋着气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来,就连被招入宫中的杨嗣昌也被吓得不轻,跪在龙案下面,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崇祯在大殿里面发了好一阵脾气,这才稍稍的平复下来了一些,望着满地狼藉,崇祯顿时心生一种无力的感觉,跌坐在了龙椅上面。 这一次肖天健对天下发出共御外侮的檄文,对他打击很大,本来崇祯是不太想和此次入寇的建奴死战的,在他看来,建奴虽然凶厉,可是毕竟入关只不过是想要抢点钱粮物资,掳一些民壮回去当奴隶罢了,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