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3节 (第4/6页)
牙,也下令将他的手下犯事的推出去砍了,虽然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是他的亲侄子,他也没有留情面。 有了老回回和贺一龙的带头,其余三人也没了退路,咬着牙骂了一顿之后,下令将这些手下也都推出去砍了。 结果是大大震慑了这些新入刑天军的革左五营的旧部们,二百多颗人头说砍就砍,他们也知道刑天军的军纪不是闹着玩儿的了,于是顿时都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胡来了。 随着肖天健的命令,攻城部队在控制了局面之后,立即开始仅留下各部的少量兵将,在城中维持秩序,大批兵马还有降兵们都退出了城池,回到城外大营休整。 至于从南门溃围逃出的陈永福,也没有能真的就逃走,城外刑天军早就挖了不少的坑等着他们了,结果两千左右的溃兵刚刚出城,便在城外摔了个人仰马翻,紧接着刑天军的骑兵便将他们堵住,一场厮杀之后,陈永福眼看无法脱身,最终只得下马宣布投降,被司徒亮将他们父子拿下,绑缚到了城中交给了肖天健。 肖天健也不跟他们两人啰嗦,直接便问他们降还是不降,而陈永福这些年来,和刑天军作对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而且作为老行伍之人的陈永福,也看得出来肖天健麾下的刑天军的厉害,作为武夫,他没有高名衡和杨文岳那些文臣那样的死心眼,考虑了一下之后,当即便表示愿意投降,也保住他这儿子,同时还有他放在城中未能来得及带走的妻妾。 至于周王,别看在城破之前,周王又是出钱又是出人,帮着守城什么的,可是真的被抓住之后,周王朱恭枵却变得稀松的厉害,吓得是屁滚尿流,连连求饶,肖天健问他可愿意投降,朱恭枵连想都没想便连连磕头称降,而周王都投降了他的子嗣们也就没什么好坚持的了,于是周王上下都表示愿意投降刑天军。 本来留着周王这一家也是浪费粮食,肖天健想着他们没有大用,干脆杀了算了,但是却被李信劝住,说留着他们好歹也算是一个招牌,连周王都降了刑天军,那么对于以后朝廷的许多官员还有皇族们来说,都是一个例子,不杀周王比杀了他要强,毕竟因为强烈抵抗的崇王福王都已经杀了,这皇族也不能真格的见一个杀一个,总不能将天下姓朱的杀完吧! 所以考虑了一下之后,肖天健还是留下了周王一家,但是他们如果想要再享受以前的好日子,是肯定不可能了,周王投降之后,便被肖天健派人送到了卢氏县,找了一个地方安置他们,生活上只要饿不死他们也就可以了。 (17日第三更到,弟兄们查收!看在俺这么努力的面子上,请大家给个好评吧!呵呵!) 第八十六章 意义重大 而躲在开封府的许多朝廷命官,不见得都是有骨气之人,其中不少人都选择了投降肖天健,对于这些人,肖天健择其中罪大恶极的一些贪官,推出去杀了,算是杀鸡儆猴,而大部分没有多大劣迹的官吏,则都留用,毕竟这些人当官之后,对于管理地方的经验比较丰富,被重新利用之后,有刑天军内部人员的监督,谅他们也不敢在如同以前那样做事了,眼下地盘越来越大,仅凭肖天健麾下以前的文吏们,来管理这些地盘,显然是已经有点捉襟见肘,所以对于朝廷的旧吏们,只要愿意投降的,而且是有能力之人,还是很有必要利用的。 毕竟这些官吏都是读书人出身,如果不利用他们的话,肖天健自问不可能做天下读书人的敌人,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没有这些文人的协作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要不然的话社会就可能会出现大倒退。 不过在用人上,肖天健不可能再照搬旧式的官吏招募的办法,去搞什么开科取士,只选那些会读八股文,谈个风月,写几句诗词的人来当官了,以后他会逐渐的对旧式的官员录用进行改革的。 而且现在就要开始逐步的改变,逐渐的在各地开始开设各种学校,让各个阶层的有能力之人,都有机会做官,不过这也不是一句话便能做到的,许多事情如果激进的去扭转世风的话,有时候可能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招致动乱。 好在现在他有机会率军把旧的世界给彻底砸烂,重新来过,一些事情循序渐进的推进,还是很有希望的。 而开封城被攻克的消息,肖天健特意放走了几个开封府之中不肯投降的官吏,让人将他们送至黄河以北,安排人送到官府辖地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