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_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第1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第172节 (第2/2页)

,只有花房可以一观,万万不能懈怠。”

    “哎,我知道了。”

    “我叫你来倒不是说这些个事,今年风雪太大,庄子上情况恐怕也不太好,你着人吩咐下去,按照定例可以多支一点粮食,不能让人饿着。”

    “佃户们若是有困难,让庄头也要尽力帮助。”

    “我记着一切都有旧例,就让人照着旧例办吧。”

    谷雨连连点头“奴婢替他们谢谢世子妃,世子妃仁厚。”

    “这事儿你先下去办着,另外再注意一下各王府的动静,若是皇子妃们前去施粥,你再来回我。”

    她们不动,庆王府也不能率先出头,更何况这官府自有应对之法,不会让灾民饿着,各府施粥不过是额外的。

    处理这些事情,沈书仪才想到千里之外的宋恒越。

    京都已经这么冷了,往往都是苦寒之地的北境必然更冷。

    想到此,沈书仪站了起来,拿上汤婆子,蔷薇赶紧打开帘子又跟在世子妃身后。

    沈书仪去了库房,从里面翻出上好的料子。

    “蔷薇,把这些都抱到针线房去,让他们停下其他的事儿,先给世子缝几件狐裘。”

    “务必加快速度。”

    “剩下的边角也不要浪费,做两个护膝。”

    蔷薇也抱不完,赶紧招呼了几个丫头跟她一起抱着,沈书仪又点了几匹布,“这些也一并做了。”

    京都风雪不住,北境在风雪的笼罩下更是一片寂静,只见飘飘雪花不断地泼洒而下。

    军营中,宋恒越也正在巡营,虽然他名义上只是监军,可来了北境自然得干活的,安国公父子俩也不会让他歇着。

    “垮塌了的营帐赶紧恢复,京都那边不是送来了一批姜吗,每个人喝一碗姜汤。”

    宋恒越拍了拍手臂肩膀上落下的雪,一边跟旁边的军官吩咐着,还跟来往的士兵们打着招呼。

    “世子,京都来信了。”

    宋恒越回头看了一眼,冲风雷点点头,又跟着一起巡视,大雪再次落满肩头。

    等回到大帐,宋恒越等不及褪去身上湿透的衣裳,直接来到书桌前,看着信封上的字迹露出笑容。

    是书书和明宣写的信。

    他迫不及待的打开沈书仪的信,而上面只有寥寥几句,嘱咐他保重身体,家中一切都好,却未曾提及自己如何。

    宋恒越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轻轻的抚摸着信纸上的字,好像看到了灯火下安安静静写信的妻子。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取出明宣的信,看着儿子不再稚嫩的工笔,宋恒越嘴唇微勾,看着信中字字句句在脑子中描绘着他们的生活。

    他很想他们,想看到他们的笑容。

    他从旁边取出纸,从壶中倒了一点水在已经干了的墨盘中。

    烛光的映照下,他格外的认真,脸上的笑容发散着思念和爱意。

    让风雷和云电把信送出去后,他才看到放在床边的那几个硕大的包裹。

    他打开看到里面那些衣裳,眉中暗藏的那一点郁色消失不见,把这些衣裳一件件的取出,看了半晌后又把他们仔细地叠好。

    “阿恒,快来,祖父喊我们过去。”

    外面传来云家大表哥云望的声音,宋恒越赶紧走出去,“我这就来。”

    主帐之中,老安国公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看着底下的儿孙们和将领们。

    “今儿传来消息,金国大军有往这边开拔的迹象。”

    他话音沉稳,丝毫不见老态,被他眼神扫过的所有人都立直了身体。

    “各部准备着,做好大战一场的准备。”

    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任何异动都不能放过。

    指挥和确定好所有方针,宋恒越和云望被老安国公留了下来。

    “望儿,你是前锋,万事都要小心。”

    抛下军国大事,这都是他的儿孙,他怎么可能不担忧呢,可再怎么担忧,该做的事就要做。

    云望拱手,“祖父放心,孙儿一切有数。”

    老安国公又看向宋恒越,“阿恒,若是真的开战,你就领一路充当前锋,你这段时间状态并不太好,可万万打起精神呀。”

    说他状态不好并不是说他身体状态不好,也不是说他对待军国大事不端正,而是他能够看得出外孙眼中的郁气。

    “阿恒,你万不要忘记你家中还有妻儿等着你,你的母妃也在等着你呢。”

    宋恒越喉咙微动,面对外祖父的好意和担忧,他赶紧答应。

    “孙儿知道的。”

    他知道家中有亲人在等,可他现在的状态确实算不上好,以前只是日梦魇。

    可有一日,他对自己动了手,却毫无印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