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私塾,无声诗里颂千秋(求月票订阅 (第1/2页)
李信最后灰溜溜的走了,怀里还揣着竹简。还顺走好几副马鞍和马镫,指了指胖虎,“国师,这胖虎肥的很,绝对好吃,哧溜!” 关门,放狗! 李信只得把随身的玉佩放下赎身,这才得以离开泾阳。这家伙上辈子绝对是流匪出身,还从白稷这顺走了几颗土豆,还说带回去耕种。 这其实倒无所谓,李信还不至于蠢到把祥瑞吃了。要让鲍白令之等博士知晓,绝对能把他给喷到死。他想的是先自己种点,然后再带至陇西传开。 “唉,亏了亏了……” 淳于越一边说,一边把美玉锁在木盒内。上次王翦上门来讨要土豆,白稷都没给,竟让李信个憨憨带走了几枚。 玉璞是上好的蓝田美玉,色泽通透,值钱万。可和土豆这种祥瑞比起来,那就是渣渣。更别说还有马镫和马鞍,更是血亏。 马镫马鞍就制作来说,其实没多少难度。要说做的细致那肯定要费不少力气,但以现在来说能用就好,没那么多的讲究。 有此等好东西,秦始皇自然不会放过。已经敕令南阳郡调动三千户匠师,即刻赶制。以熟铁制成便可,材料简单便宜。 炼钢法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其余图纸也需妥善保存。外传者,夷三族。胖子知道马镫马鞍对骑兵的重要性,但肯定是瞒不住的。 见识过白稷的手段,他很放心。未来的战斗,会因为白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淳于越放下书册,悠悠的叹了口气。爱不释手的抚摸着书册,犹如在爱抚女人光滑如玉的后背。嗅着那浓郁的纸香,顿时令淳于越神清气爽。 这是经过印刷后的《千字文》,装订成书,用的是后世的包背装。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以针线穿钉。 加起来总共就三十余张纸,光千字文肯定不需要这么多的。所以里面还有些是基础教材,包含《吕氏春秋》中的部分寓言故事。包括基础算学也在其中,都是基础。 这就是私塾的教材,一本书承字近万,一卷竹简都比这重。淳于越对其是爱不释手,教材可都是他按照白稷的意思,亲自编撰的。 包括琅琊石刻,都荣登教材。按照白稷的说法,这就叫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稚童皆是如同白纸一张,以后会成什么书,全都看淳于越如何挥毫泼墨。 他们对于曾经的仇恨,知之甚少。只要秦国尽量不去提及,自然可以让他们放下往日的仇恨。再加上宣扬诸夏一体,天下大同为大势所趋,早晚能平息宿怨。 只不过私塾还在建,稚生也不多,书籍还不够,一切还处于理想构造中…… …… 孟草现在又有了新活。除开要在造纸坊内晒煤运煤,还得去食堂打点。没工钱,只是临走前可以带几个粗馒头回去。 她的两个弟弟现在都拜师鲁匠,学习铸造。现在就帮着打造马蹄铁,其他比较高深的就没让两人做。年纪都不大,一个十四,一个十二。鲁匠待他们也不薄,工钱每天按时结算,还管吃。 吃的不说多好,但绝对比之前强的多。能吃干的,就绝对不会给稀的。鸡蛋河鱼,天天都有。偶尔还会炖个羊骨汤,鲜美的很。加上实心大馒头,顿顿都吃的恨不得拍肚皮。 上次白稷还每人发了二尺葛麻,让他们自己做衣服。好歹也是牌面,不能穿的太寒碜。新衣服很多人都有,却没看到有人穿出来的。 没办法,在炼钢厂里头,热的浑身大汗。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烫个窟窿,谁舍得穿新衣裳?一个个都抠的恨不得把铜钱掰成两半花,有点钱便会藏起来。居安思危,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决计不会乱花钱的。 可问题在于,他们这么干是爽了,白稷咋办? 白稷的功勋值全靠他们的生活水平。手里有钱有粮食,可生活水平和之前没啥区别,一个个抠的不行,这让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上次白稷提了一嘴,说一天得吃三顿饭。 听到这话,好几个黔首差点栽河里头。 三顿饭? 昊天在上,泾阳里头谁这么糟蹋粮食,那绝对会被戳脊梁骨唾骂。一天两顿饭,已是不敢想的事。三顿饭,那是勋贵才能享受的。 孟草把葛衣上的褶皱捋平,忐忑的站在府邸门前。望着气派的大门,不敢上前。她是今天刚好放假,想着来求白稷做件事。 正所谓长姐如媪,家里二老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