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第1/2页)
“谁识字啊,快念出来听听!” “我来,我看看……招一跑堂加打杂,一月八钱,年龄在二十周岁到三十之间,优先招收哥儿……” “什么,招哥儿,跑堂不都是汉子更多吗?” 识字的这人说,“这话问的我哪知道人家东家怎么想,人家告示这么写,不过我猜应该是店内招呼客人的是姑娘和哥儿吧,这样好相处一些?” 他回忆起之前见到文哥儿他们的模样。 “这样啊,怎地只要二十以上的,我家小哥儿是没这福分了,你快说说,下面还有好些字,都是写了什么?” “哎别着急,底下,还有……嗯……我看看啊,招俩学徒,做豆腐的,下面要求很多……你们自己看吧……” 这人快速记下内容,说罢直接跑了。 跑堂就不用考虑,他这年纪和性别都不合适,但这学徒,他得赶紧去找儿子过来。 “哎你这人,说完再走啊!学徒什么条件要求啊。” 好些人气得指着这人的背影叫骂起来。 后面还是余庆礼送完货回来,看到他们骂骂咧咧,余庆礼便说,“学徒工,要求手脚干净,眼睛有活,品行优良,年龄十八到二十三,哦对了,平日没事不能回家,一开始没有月钱,但做得好后月钱会涨,一钱到三钱不等,至于学到的手艺保证三年内不得外传,不得……不得在阳东县贩卖,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都是要签契约的,有意愿的再过来。” 这条件对于时下的学徒工已经是优待了,当学徒工竟然还有月钱,做得好一日有十文呢!这可不少后面的不得有很多条件,但总归是三年内不能在阳东县售卖,三年后就能在阳东县卖…… 这岂不是说明当学徒三年,就能把所有做豆腐的手艺学回去! 这可是可以祖传的手艺啊。 因此不少人听了十分心动,纷纷回家去。 若是半年前,余庆礼见到这条件,肯定也会去。 哪怕时下当学徒的人不少,可真的学到手艺的却不多,好些汉子从七八岁被送到师傅家,学到三四十了都不一定学到真本事,当然,这种师傅多半是故意借着收徒的名义找个免费长工的。 就算是这样,能有一个机会学到一门手艺,让他贴钱也愿意的。 更别说,只是一开始没有月钱而已。 见人走了大半,他放下空背篓,松了一口气,“忒多人了,还好小满把告示贴在侧边,不然门口都让人给挡住了。” 余庆义笑道,“怎地,把你累着了?” “可不是嘛,人太多了,差点没把我挤跑。” 作工坊已经建了大半,马上就要落成,他们这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