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6/9页)
城墙守着火盆烤着火,以驱散身上的寒气。就是几个人聚拢在一处,低声吆五喝六的在地上丢起色子来。对于祖大寿传下的军令,便给当成了狗放屁一般。无人去加以理会,以致那位祖大将军扎着双手,在城头上来回的对这些军校严厉的呵斥着。催促着众军校,看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莫要给城下的东北军以可乘之机。 可随他怎么说,城头上的这些军校依旧是,外甥给舅舅打灯笼,照旧[照舅]我行我素。气得这位祖将军,连着几次三番拔出宝剑掂量着,打算找一个倒霉鬼,也好来试一下自己宝剑的锋利?却也终归因为担心此举,被那李永芳借故发挥,再对皇太极奏上自己一本。给自己随意的安个罪名,即便他皇太极再怎么护持着自己?可也架不住哪四大贝勒对此事横出拦阻,最终倒霉的人还是自己。 一念至此,才晓得他李永芳给自己这么一个守城的机遇,并非是出自什么好心?还不如说成,他是在给自己下个套来的比较 贴切一些。可是祖大寿也就想不明白了,既然如此,李永芳又何必非得让自己前来帮着他守城?即便没有自己在此镇守东城城门,他手下的偏副将领也是很多的,随便叫哪一个来此地守城,还不是都可以的?想来想去,祖大寿豁然顿悟。想来这李永芳也是吃不准,他的守军能否抵御得住,东北军的此番接二连三的攻城?对于东北军的战力,想他也是听闻已久。故此,这才打算找一个,能够到时替他顶罪的人。他李永芳一旦城破,大不了带着军队退守北汛口。 而若是京里头的来人,一旦盘问起来其中城破经过之时?其可以将此事完全推到自己的身上,毕竟自己可也带着人手,来帮着他一同守城了。到那时候,即便是自己跳入黄河,也洗不脱这身上所背着的罪名。事到如今,唯一的办法?要不,就是自己在转头回奔东北军阵营当中?到时候,听凭那位东北军主帅对自己治以何等罪名。否则,就是一条路,严守此城池。令东北军无论如何也攻不上来,这样也就能给自己留有一条退路。 可若想能够守住城池?自己还得需要靠这些丘八。毕竟自己在这复城之内,不过于一个光杆将军罢了。所以,祖大寿是生着法子的来劝说这些军校。对这些人晓以大义,谈以银钱,惑以军功。最终应声之人依然是寥寥无几,将祖大寿愁得,几乎都有了一头扎下城头的心。 可就在此时此刻,城头之下的贺疯子领兵至此。其抬头观看城头上的那些守军,见其无不是懒懒散散的,十有九个不在自己位置上看守着城垛口。初始,原本以为是城头上的诱敌之计?可看了半晌之后,这才发现,城头上似乎出了什么事情?以致于这些守军对于看守城头的热情和责任心,显得都不太十分强烈。 从而,也使得贺疯子本来打算驱兵扰敌之计,转而变成,驱兵攻占东城城头。贺疯子感觉此番机遇照实难得,也顾不上命人前去找那位东北军主帅唐枫,或者是哪一位将领彼此商讨一下?看是否互相配合一下,亦好借着这契机攻占复城?便下令手下步卒不惜一切代价,定要一举攻占东城城头。 而其手下的军校,自然是闻令则进,闻金则退。自家主将一声令下,便抬起云梯一窝蜂般的涌奔东城墙下。此时,看守城池的那些军校,方才觉得大事不妙起来。急忙开始互相吆喝着,准备弓箭灰瓶以及滚木巨石等守城的器械,准备与前来打算攻城的东北军进行殊死的拼杀。 第七百三十四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七百三十四章 贺疯子在马上挥舞着巨剑,高声喝令着手下的军校道:“速将云梯与本将架起,但有首登复城城头者,本将答应他,可以在城内对那些大清官员以及大清的富绅府上任意的劫掠一日,所得财帛各归自己所有,本将一概不予过问。”随着一声令下,军校们一声怒吼,架起云梯,奔到复城城下。将那云梯,一架接着一架的直抵到复城的城垛口处。其手下的军校,抄着长刀,泼了性命如同泄洪而下的洪水一般,顺延着云梯,朝着复城的城头之上登援而去。此时的复城东城城头上的大清守军,一时有些手忙脚乱起来,纷纷各自为政的忙活着,想要用守城的灰瓶以及火炮与弓箭等物,来将这波凶悍迅猛的东北军,从这城头之上再驱赶下去。 可城头上因无一个统一的指挥,一时之间众军校如同无头的苍蝇相仿,只顾着看到哪里有敌军登上来,急 忙奔过去,再设法将其在赶将下去。但凡已经登到城头上的敌军,军校们只是将其给围住,令其不得前进一步。顷刻之间,城头上已然转化成一座人间地狱似的沙场。 双方的军校,都想着能将对方一刀便砍翻在地。亦或是,最好一枪,就将对方给挑落城下去。使刀的,刀已然都砍卷了刃,却依旧拿起来,照着对方的头盔和身上胡乱的砍着。平时训练时的那些招数,此刻,早就没有人会去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