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3页)
闻言,皇后也忙道:“皇上说的是,臣妾眼拙不识能人,但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只是方宫正一直以来劳苦功高,李尚宫一时接手怕也不能周全了,臣妾以为任命李尚宫为副宫正才好,这样两人一并协理宫中事务,就没不放心了的。” 这方宫正说起来就是御前总管太监王永才都忌惮几分的,且这人最是护食的,谁敢往她那里伸手,她绝不留情。 如今李尚宫公然分去了方宫正一半的权,方宫正那里还能容她的。 李尚宫最后会得一个什么下场,可想而知的。 这些别人不知道皇后却是最清楚不过了的,皇后这般做也并非全为了讨好祯武帝,这里头也有一些她对李尚宫的私怨。 太后那里会不知道祯武帝的用意的,气得直喘着大气。 这任命对一个奴才来说是一步登天了,多大恩惠,李尚宫不好拒,不然就是不识抬举了。 只听太后慢慢缓过一口气来,冷笑道:“皇上、皇后瞧得上这奴婢,是她的福分。只是她服侍了哀家这些年,知道哀家的喜好脾气,一时换了别人来服侍,哀家怕是没她使得趁手的。依哀家看,就算了吧,不然跟你们就找个同她一样,哀家使得趁手的再说。” 皇后一听也说不出什么面上的道理,只得看向祯武帝。 今夜太后一而再为难他的人,祯武帝早便不悦了,再加上近日来前朝的事儿太后又横加干涉的多回,祯武帝有意要给太后一个警告,便决心道:“太后说的是,只是这有什么难的。正所谓能者多劳的,从现在起李副宫正兼太后尚宫就是了。” 只是今后,会不会宫正的事务多些了,忙得回不得宁寿宫了,就谁也不好说了。 皇后听了心中欢喜。 太后自然气得不行的,可又不能发作了,因着面上的道理没有那一条是说不过去的。 罢了,祯武帝对下头还夹持着韩施巧的两个内侍喝道:“还不滚下去。”又对韩施巧招招手,“过来。” 韩施巧揉揉被掐疼的手臂,瞥了袁瑶的一眼,只见袁瑶向她微微地摇头。 袁瑶这是让她别哭也别闹,因今夜的事儿摆明了就是冲韩施巧而来的,韩施巧不能再行差踏错了。 韩施巧强按下心中的怨恨和委屈,展露笑颜,到了祯武帝面前,蹲福道:“都怪臣妾,让皇后好好的心意成了这般的误会,请皇上准臣妾罚酒三杯向太后、皇后赔罪。” 皇后起身挽过明贵妃道:“明贵妃可别想借着这名头就少吃三杯酒的,想要赔罪就得向太后和本宫各罚三杯,那才是诚意。” 袁瑶起身领头起哄,“皇后娘娘说得是。”说罢,也端着酒上前要韩施巧吃干了。 赵绫云没有不明白的袁瑶用意,也跟着起哄了。 一时园中又是笑语喧哗,热闹非凡了。 太后间中就回宁寿宫去了。 韩施巧吃了一圈命妇们敬的酒,就有些微醺的,也是祯武帝一直挨着她坐,这才没让韩施巧东倒西歪的。 就在韩施巧醺醺然之时,忽然就听祯武帝道:“你这表妹倒是个通透的。”韩施巧原因吃了酒一身发热,听了这话倒乏起一身寒意来。 众人闹了一阵子,就到了众位姑娘献技的时候了。 其实先头几家千金的才艺都甚好的,只是顾家小姐被祯武帝和韩施巧那般一唱一和的称赞,不少人就一心等着顾小姐上场。 当顾家小姐抱琴而来时,果然园中静谧得落针可闻。 袁瑶所坐只处,正好就在琴桌边上,离顾小姐最近。 虽不及韩施巧那般对琴痴醉,却也有几分心得,故而见顾小姐的琴上满是冰裂纹,便知这琴非寻常之物,若无些年岁绝无这等纹路的。 再看顾小姐将琴小心放置于琴桌上时,袁瑶又见琴背上有“太古遗音”四字,不禁暗暗点头,今夜果然可饱耳福了。 一旁的香炉早焚好线香,顾小姐落座,一手微微虚扶在徽侧,一手中指拨一声节短韵长溢出琴弦。 顾家小姐弹的正是《良宵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