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节 (第2/3页)
的王姮、韩施惠、郑翠、田嬷嬷、王娥、冬雪、夏日、秋风、揽月、清风、叶影、飞花、沈娆;寿春堂的霍老太君、彩云、彩玉、彩萍、彩月,彩绸等等。 如今这些女人们,都或死了,或散了,阴阳相隔,各散东西了。 绕府一圈走下来,王永才正在外头等候着他们一家。 王永才身后的几个内侍正抬着一块匾额,匾额上书——镇远府。 王永才满是歉意地微微躬身向袁瑶和霍榷,“伯爷,夫人,小世子爷。” 袁瑶和霍榷都知道王永才想说什么,道:“公公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说罢,袁瑶将镇远府中的钥匙都给了王永才。 王永才无声地叹息了一气,“圣上心里有本帐,上头都清清楚楚的。” 霍榷没再多说什么,带着袁瑶和佑哥儿回威震府里去了。 才到威震府,就闻报丁四奶奶来了。 青素嫁给丁四丁有才,才月余就有了喜讯,只是因早年青素没保养好,身子十分不牢靠,故而出了还这样大的事儿,袁瑶都不许青素回来的。 如今青素胎气稳固了不少,就迫不及待地回威震府来了。 除了回来看袁瑶和佑哥儿外,袁瑶知道青素也在担心她的公公丁大新。 只是如今这形势,多少人都看不清楚的,袁瑶也不敢多说,霍榷也只说了一句,都无虞。 青素这才稍稍安心了,又陪了袁瑶说了一会子话才走的。 那之后,朝堂之上似乎就王家一系独大了。 可一日早朝,南阳伯王諲被祯武帝留下,也不知说了什么。 次日王諲便告病龟缩在家了。 然,事却未了,先是王諲的四女婿,如今宁武关的总兵洪吴天被贬黜收押了,接着是王諲的次子王珩私卖军马被拿办了。 王家一系中也有不少人或这或那的落马了,有人就不连夜到南阳府去向王諲求救。 外头都以为王諲告病在家,不过是敷衍之词。 当有人见到王諲时,才知王諲是真的病了。 如今是什么时节? 寒冬腊月的,可王諲却满头汗水,时而说热,时而说冷,人也憔悴不堪,萎靡不振。 想要进宫求见太后,太后却因轻微中风而口齿不灵,不便见人。 出了腊月,又到了年。 今年威震府除了必要的亲友,送些年礼外,其余的一概谢客,三位主子也只围坐吃了团圆饭,虽不像别的人家那般热闹喜庆,却也十分满足了。 正旦是十皇子满周岁,祯武帝大办了一场,让韩施巧和十皇子在宫中的地位越发水涨船高了。 而王諲,听说似乎疯了。 过了年,霍榷就忙了许多,转眼又到了五月,眼看着端午至,接着六月佑哥儿就满两周岁了。 霍榷在内廷越发举足轻重,兵部尚书又于清明之后上书告老,祯武帝隐约有让霍榷接替兵部尚书一职。 自然是有人反对的,可霍榷年少就为官,到如今的资历有,功劳有,接掌兵部大势所趋。 因此袁瑶在京城权贵妇人圈中,可是炙手可热的,若不是都知道她还在齐衰不杖期,怕是给她下帖子的人家,都要把威震府的门槛给踏破了。 可就是这样,人情送往还是有的,不是东家婚娶,就是西家诞寿,霍氏族里的事儿也不少,不是今儿来一个打秋风,就是明儿来个那房那支里的伯叔婶嫂兄弟不好了。 但同当初的周家和冯家比起来,这些人就算不上什么了。 说起冯家,还要再说起冯家最后的去处。 在朝廷收回了大将军府后,冯老太爷就变卖了家中的细软古玩和京中的两处宅邸,到底也筹得了近万两。 冯老太爷就带着他的儿孙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