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节 (第3/3页)
说,“草包。” 不等琪琪格发作,祯武帝就道:“多说无益,手上见真章才是道理。” 王永才进来,道:“皇上都预备好了。” 祯武帝带着众人外殿外去。 只见殿外三张嵌大理石的方桌,桌上均一样的笔墨纸砚。 霍榷抱着佑哥儿,暗暗捏了捏袁瑶的手,轻声道:“你只管去,不论输赢,我都自有办法。” 琪琪格换下了累赘的大衣和衬裙,一身便宜动作的衣衫上来了,“你们谁先上,又或一起来。” 觉着琪琪格一定是瞧上霍榷了,和他们萧家不相干了,赵绫云轻装上阵,道:“我先来同公主比试一场吧。” “好,按约定,你可定比试的书体。”琪琪格自信道。 赵绫云道:“就正书吧。” 琪琪格无异议,“今日是你们汉人的端午,我们就以此为题,书一篇同端午相关的诗词如何?” “也好。”说罢,赵绫云向离她最近的一张桌子走去。 楷书又分欧体、颜体、柳体等等。 赵绫云擅欧体,看了眼桌上的各色毛笔,选了其中一支九紫一羊,执袖悬腕,看向琪琪格。 就见琪琪格先选了一支兼豪,和一支鼠须豪,都以为她会在其中再选一支,没想却见琪琪格两手各执一支,稍稍舔墨就笔锋落纸,左右开弓,同时书写。 在众人惊诧之间,琪琪格右手书正楷,写的是褚朝阳的《五丝》,左手走行草,写的是刘禹锡的《竞渡曲》。 正文26013日的更新在这里 第三九回蛮夷和亲(四) 早年,袁瑶习的是行草,常临的都是王献之的帖子。 行草虽不及草书的雄秀俊美,飞舞风流,但行草落笔如行云流水,清泉龙跃,让还年少的袁瑶十分中意。 常言“字如其人”。 这些年的风雨变换,磨去了袁瑶的棱角,淡化了她的锋芒,不再肆意张扬,亦令袁瑶的行草,更趋向于行楷。 半柱香的功夫过去了,琪琪格和赵绫云一并住笔。 琪琪格得意地看着众人的愕然,不禁莞尔。 那厢,赵绫云亦最后一笔,笔锋收势。 祯武帝似乎并未着急着去赏评两方的作品,而是问了一句,“王媛媛是你什么人?” 经祯武帝一提,袁瑶和霍榷不禁想起前朝时,亦是能两手同书的一位宠妃。 那位宠妃正是姓王,名媛媛,民间到如今都传说这位传奇的王贵妃。 前朝苛政,义军四起,但皇宫陷落,这位王贵妃已不知所踪,有人传言她死了,亦有人说被那位对待她恩宠有加的暴君早早送出宫门躲避了。 琪琪格听了祯武帝所问,面上只差没写上“算你识货”几字,越发得意道:“正是我曾外祖母。” 原来王贵妃逃出了中原,躲入了胡丹。 就难怪这位琪琪格会如此精通汉语及书法了。 祯武帝捻起琪琪格所书的《竞渡曲》。 这首《竞渡曲》,琪琪格以行草书之,只见全诗用墨枯润有致,以润取妍,以燥取险,虽说女子却未见劲健不足。 由此蛛丝马迹,可见琪琪格在草书之上更见功力的。 而琪琪格用正楷所书的《五丝》丰腴雄浑有余,却宽博不足,有颜体之意,却不足十分,比之她的行草略显逊色了。 就是如此,亦不能说她的正楷不能比之赵绫云了。 且琪琪格两手同书,就已技压一筹了,胜负早已揭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