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节 (第1/3页)
朝上一片弹劾之声,祯武帝大怒训斥,二皇子这才有所收敛,不想却颓废了起来,似乎到了今日才振作。 其实刺杀二皇子,到底谁是主谋,许多人心里都有猜测,只是再无证据了,那人可不是一句猜测便能将人给拿了的。 祯武帝亦是左右为难的,二皇子说不怨祯武帝,只怕是虚言,从如今谏言祯武帝亲征就可见一斑了。 这些霍榷明白,三皇子更明白。 可三皇子却犹豫不决。 霍榷一面烧去卷抄来的奏折,一面道:“让皇上发兵胡丹的,可不止二皇子一人。” “还有谁?”三皇子忙问道。 “大皇子。”霍榷道。 “大哥……”三皇子一时默然了。 霍榷知此时应适可而止了,多说无益。 王家一系虽分崩五裂,二皇子到底还是收拢了一些。 所以在次日的早朝之上,倒还有几人为他抛砖引玉,附和应声的。 “……他日史书工笔,皇上文治武功,震古烁今。”董樊一番挑唆怂恿才以歌功颂德为结束,便有人来出列附和认同了。 大皇子本就有此意,难得同二皇子有了默契。 只见这两人反复强调发兵的种种好处,以及必胜的结果。 往日的主和派,如今还留在朝堂之上的人虽不多了却还有,一时间辩论针锋相对。 霍榷并未参与其中任何一方,只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如今都表明的态度,三皇子那里还能独善其身的。 果然不其然,就在这时祯武帝目光扫向三皇子所在之处,道:“御驾亲征?瑾瑜,你又以为如何?” 三皇子稍有迟疑,但到底还是出列了,“启禀皇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要攻打胡丹非我骑兵不可,可臣曾到过胡丹,胡人虽不通教化,但骑射却他们为生存之根本,他们从不刻意操练,却时时在操练,非我军骑军只数月操练之功可比的。御驾亲征非比寻常,皇上断不可冒进自轻。” 这话,让二皇子把三皇子暗咒不止。 此时三皇子话音又一转,“但臣以为蛮夷该攻打,可不是此时,我骑军还需操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皇子此番论断,无疑已与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背道而驰,不管他是否有心同大皇子和二皇子一争高下,都不能再逍遥在王储之争外了。 霍榷就知会如此,昨日才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打算告知了三皇子。 若说三皇子没有丝毫争位之心,那都是虚言,那给位置就离他一步之遥,他如何会不想过的。 从三皇子早年游历在外,以避倾轧,保全自身,便可知他的心思。 只是三皇子有这心思,却不坚定,霍榷这才暗中推他一把。 没错,这就是霍家将要支持的人。 听罢,祯武帝挑了挑眉,“磨刀不误砍柴工?嗯,有些道理。” 见祯武帝认同,主和派立时趁机反扑。 这些日子以来,大皇子同其幕僚煞费苦心定下一万全妙计,就为能一举立下大功,让身后的兄弟望尘莫及,那里能这样就让他放弃的。 但大势如此,逼得大皇子不得不当众说出自己的妙计来。 “启禀皇上,三弟之顾虑甚是,臣正好有一两全法。”大皇子道。 “且说来。”祯武帝道。 大皇子看了眼朝上的众人和他的弟弟们,“胡丹汗王稽粥,本性贪婪,虽同我朝和亲,却屡屡背信弃义,犯我边城。因看我大汉虽屡被来犯,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