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刘备之仁 (第2/2页)
质朴的心。 多说一点仁。 刘备的身份,许多人误会了。彭羕后来劝马超闹事前后说过刘备 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老革是什么?老兵油子是也。 刘备不是个读书人,而喜欢结交豪侠——那会儿的豪侠,就是现在所谓“混社会的”。关张都是社会热血男儿。相比起孙权有张昭可以团结士人,曹操有荀彧可以团结士人,刘备麾下,关张赵都是豪侠出身,黄魏出于行伍,马超是边地军阀,说穿了,刘备就是支土土的豪侠队伍。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刘备骨子里,是个老兵。他没有什么大战略规划才能,但局部战场,非常能打。 先前没有自己的班底基业,依然纵横中原。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刘表都希望他当雇佣兵。 后来有了自己的基业,那就厉害了。赤壁和汉中,曹操没再能占他便宜。夷陵也是以多打少,开场占便宜的。 所以刘备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而是那么个脾气 “我的的卢和双股剑呢?拿来!我他妈来干他一炮!”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了。刘备不是个好脾气的乖孩子,他也打人,比如著名的鞭打督邮,其实是他干的;比如他也杀人,彭羕要谋反,他干脆就杀了,没给面子。 但刘备大体是仁的,换言之,讲义气,待人好。 实际上,刘备前期,简直就是个活 袁绍打公孙瓒,他和田楷去帮熟人公孙瓒站台。 曹操打徐州搞大屠杀,诸侯都看热闹,刘备身边只有千余兵,以及一些蛮族骑兵,来帮忙了。陶谦要把徐州给他,他是真让过的。 所以后来曹操袁绍都喜欢他,不为了他是汉室宗亲——那会儿汉室宗亲遍地爬,刘晔都是汉室宗亲,还不是给曹操当个小秘书——而是因为刘备这人真讲义气,真给劲,而且确实挺能打。 刘备先后归附过许多人。除了逃离曹操之外,没有回头对谁捅过刀子。在乱世,这就很难得了,许多人就做不到——比如吕布。 这是对旧人,刘备很仁义。 刘备先后打过许多仗,但没屠过城。在乱世,这就很难得了,许多人就做不到——比如曹操。所以刘备到哪里,老百姓跟到哪里。 这是对百姓,刘备很仁义。 袁绍杀田丰,逼沮授等不提。曹操那边荀彧是怎么死的天下皆知,崔琰们我们就不说了。孙权那里陆逊是被活活羞辱死的,张昭当年扶孙权上马背,之后怎么被孙权折腾的,我们也知道了。 刘备对关羽什么态度?关羽死,举国去征。 刘备对张飞赵云简雍孙乾等什么态度?跟我的老哥们,我不让你们吃亏。 马超流离一生,最后倾心将马岱托付给了刘备。 黄权跟刘备倾心相知,降了魏国都在夸刘备好,曹丕用反间计都没用,说明黄权太了解刘备的善良了刘备也确实没有辜负黄权的一家老小,“他也是无奈才降的,没关系。” 糜芳出卖了关羽。糜竺自缚去请罪,刘备放了他,说没事,是你弟弟犯罪,不关你的事。 最后,刘备对诸葛亮什么态度?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诸葛亮后来鞠躬尽瘁,一口一个先帝,那也是赤诚的真爱啊。 刘备对下属,没得挑了吧? 哪怕是小人物呢? 刘璋投降后,刘备没杀他,送他去了公安,给他将军印信,给他财物。这就完美了。 孙权取荆州,刘璋被孙权逮住了。刘璋的儿子刘循还在蜀汉。 猜刘备怎么对刘循的?蜀地得了,你爸爸都走了,留你何用? ——而刘备封了刘循做奉车中郎将。 而当初携民渡江那事。 刘备不乘机袭荆州,是放弃了最好的求生之路。 他带着百姓慢慢走,是自己跌进了大危险。 他的最好方略,是急行到江陵自保,但刘备却说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还是不忍。 刘备是个倔强有脾气的老兵油子,但他不是个残忍的人。在你死我活的乱世,不残忍,就是仁了。 而且刘备的心理素质是真的好——不是好在听见曹操说“使君与操”时丢了筷子——而是他在生死之际,还是坚持自己的善良原则。 习凿齿说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 平时吧,看不出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但生死之际,许多人都会怂,都会觉得“生死之际了,道德有鸟用,还是要先活命才好”,但刘备依然是个仁人君子。 生死之际考验出来的,那就是真君子,不是伪君子了。 对于封舟来说,既然在不明白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协助刘备,继承刘备,将季汉扶起来,重新傲立世间。 我是阿斗,我来扶季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