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 机遇 (第2/2页)
近乌巢附近不到五十里的地方。 放大地图界面,孙策发现淳于琼正缓缓向着乌巢进发。 原来老罗不是被历史晃点了,而是把历史写错了。 乌巢并不是袁绍既定的粮仓所在地,它只是前往粮仓的一个必经之所。 “通知岳飞,实施第二阶段计划” 官渡之战的正面战场在兖州,孙策要想涉足很难,也没有价值。 当郭嘉和法正在定计划时,就已经说过这个关键点,第一阶段只要保证曹操不会被灭亡的前提下,征东军要做的战略部署,而第二阶段,就是拿下冀州,将曹操的胜利果实往并州驱赶。 既然想要谋夺冀州,孙策肯定就要提前站位,才能让曹操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等曹老板反应过来时,便只能往并州而去,所以才有之前对高城和章武的军事行动,在顺利拿下冀州之后,还有第三阶段,中原军团沿冀州继续北上谋取幽州,最终和周瑜汇合攻打公孙度和高句丽。 除此之外,孙策还有一个战略目的,就是让曹操成为自己和李世民之间缓冲的要地,可谓一举三得。 至于第二阶段的周密计划,是当袁绍官渡败退的消息传来后,岳飞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章武攻取河间、安平、中山三郡,断了袁绍北上的路,将几十万大军连着民夫,一举围在冀州,关门打狗,如果此刻曹操想要来分一杯羹,孙策也不介意给他一点残羹剩饭,但冀州他势在必得。 当然这一切,最后还要看曹操最终是否能如约完成奇袭任务。 许攸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全盘肯定,待夏侯二人来到之后,立即付诸行动,只留曹洪、荀攸坚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人,又想办法拿出袁军衣物、旗帜,各带柴草一束,打算沿小路北上。 “孟德,此去路途凶险,由末将等前往即可,你何必亲力亲为” 为了此次奇袭,曹操计划把能带走的大将全带走,因为越是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就越能发挥一个顶级武将的作用。 “正是因为凶险,才要与你们同去,如果你们都回不来,吾一人苟活还有什么意义?横竖都是一死的话,到宁愿战死沙场” 曹操想的很透彻,既然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还怕它到底是龙潭还是虎穴?何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闯龙潭安得隗宝? 夏侯兄弟、曹纯、郭侃、于禁、乐进、许褚,再加上曹老板本尊,一共七人,在傍晚时分,悄然出发。 “许大人,在下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望着绝尘而去的曹操,荀攸开口问到,他不知道许攸叛逃的原因,可无论怎么看,袁绍都占据着强大的优势,似许攸这种智计颇高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做出这个决定。 “荀大人是想问理由吧?” “不知许大人是否方便透露一二,并非在下信不过,而是想不透” “嗯,说说也无妨…” 原来许攸叛逃一事,并不全是因为许乐被抓的原因,除了家人犯法的原因之外,还有两个。 首先是许攸的建议多次遭到袁绍的反驳,这里面不仅仅有辛评的原因,还有袁绍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所谓的兵不厌诈,在他那里等于是笑话。 就比如许攸曾向袁绍建议,他们可以派一支精锐小分队,抄小路到陈留去把曹操和曹操官员的一众家属劫持了,到时候以这些人作为人质,兖州可不战而下,可惜袁绍拒绝了,按他的原话是:我举三州之兵来此,难道只是来郊游的? 荀攸闻听先是一愣,随即苦笑“这袁本初要是真听了你的,恐怕现在就已经在陈留欣赏莺歌燕舞了,那还有一点是因为?” “袁本初为了此次战争,也学孙策打击世家…” 其实这一层原因,许攸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在荀攸看来,这算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作为一个荐谋不得用,家人被收监,又是世族之后的许攸来说,袁绍搭建的屋子,已经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