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昌盛和消亡 (第2/2页)
念一想,莫不是继柴荣之后,又有一个打算弃暗投明的? 从漩涡里爆出来,一开始就有了归宿的历史人物中,除了冉闵是特殊原因之外,目前还真就只有柴荣这一个个例。 念及此,孙策心下起了非常大的兴趣“怎么,宇文将军如此关心此事,莫不是有其它什么想法?” “还请征东将军先回答我的问题” 看着宇文泰庄重的神情,孙策舒了一口气,慢慢启齿“至武帝时起,辽东和汉四郡就一直是大汉的领土,我现在收回来也不过是完璧归赵,至于三韩,追溯求源,也是先秦时期,逃难至彼的秦人” 整理了一下思路,孙策也跃马而下,缓缓走到宇文泰跟前,这惊得岳云忙不失迭的跟在其后“你信不信,现在如果我告诉骨伐国国主赵市洙,甘文国国主崔景,以及依西古国国主姜佑宁,告诉他们说我汉人将从三韩半岛撤走,他们会第一时间,哭着求我留下” 宇文泰没有说话,他没有去过三韩,更别说如此偏远的骨伐国,但是他对孙策的所言还是觉着有些夸大其词。 “明明你是来侵略,来杀我们这些你们口中异邦之人的,占有我们的领土,吃着我们这些异邦人种出的粮食,我不相信他们会如此这般,除非他们有把柄在你手中” 宇文泰的异想天开,彻底把孙策逗乐了。 “对,没错,我是来侵略的,带来了灾祸也带来了杀戮,甚至还坑杀了不少试图抵抗我的三韩百姓,好像是叫伽耶联盟?但那又怎么样?我是来侵略的,不是来支援建设的,我也不要求你们会乖乖听话,可那些反抗我的人,我不该杀?喂喂,我是侵略者哎” “至于我说的骨伐国的事,我也没骗你,对你们来说我或许来自于地狱,可现在对这三个小国而言,我就是来自于神界的仙人,粮食、布匹、房子、渔船、耕牛、农具、学堂、闲钱他们那一样少了?你说如果我走了,这些东西会去哪?绝大多数还不是又跑到你们这些统治者的口袋里了,说句实话,从三韩到辽东,甚至是辽西,我能从这里得到的,还不如我治下的一个州,但我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我有杀人的嗜好,而是我想建立一个前无来者,后无续者的大帝国,要成为这样的人,杀戮自然就难免,因为人一多,想法就多…这,算了,跟你说这么多也没用,反正,总结一句话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听完孙策这一段自述,宇文泰的内心还没来得及细细消化,就见对方又一字一句的说道“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宇文泰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营阵之中的,脑子里一直都回荡着孙策最后的话语'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繁荣昌盛、消亡殆尽' '昌盛…消亡' 宇文泰越想,越是心惊,此刻他已经想清楚了孙策字里行间的真正意义。 “来人,拿纸笔来!” 他想清楚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仰慕汉文化,而被族人所唾弃的人,在鲜卑,宇文泰没有任何发言权。 辗转到高句丽,是因为据说这边有汉人在打仗,他希望能借汉人的船,去中原大地看看,可人有旦夕祸福,路过高句丽时,自己病倒了,被一位老妪所救。 宇文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醒来后,恰逢遇上高句丽征兵,老妪舍不得自家儿子,宇文泰最后就以老妪义子的名义顶替。 结果不到半年,还是因为他懂汉语,识汉字,有勇有谋,再加上在渊盖苏文立高位宫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将军。 本想着,在高句丽他尽人事听天命,可谁想自己碰到了孙策,也见识到了他的非凡气度。 能把侵略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还让人无所辩解,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信服他的所言所行,并为之折服。 所以,他留下书信,选择去侍奉孙策,他要亲眼见证这个敢作敢当,气吞天地的男人,是如何成长为千古一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