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3节 (第2/2页)
……”话是好话,可他怎么总觉得不太对劲?是烧还没退,脑袋糊涂着,还是国公爷语言艺术过高,让他寻不出半点蛛丝马迹? 再想不明白,话说到这个份上,孟清和也不好继续推辞,只能捏着鼻子,点头答应。 留下就留下。 以沈瑄的武力值,即使安南再蹦跶,也蹦跶不出什么幺蛾子。 “我听国公爷的。” 话落,孟清和眼一闭,躺倒。 药劲上来,他开始犯困。 看起来,汤药里不知有黄连,还有安眠成分。 沈瑄轻笑,侧躺在孟清和身边,单手撑头,气息拂过孟清和的耳际,“十二郎。” 孟清和双眼闭得更紧,摆摆手,睡觉中,勿扰。 沈瑄干脆倒在了孟清和的身上,笑得愈发肆意。 孟十二郎火大,侧过身,瞪眼,折腾病号,天理不容! 越瞪眼,沈瑄笑得越厉害。仿似春风拂过,冰雪初融。 笑容太过晃眼,孟清和早忘了回自己的军帐,重新躺下,眼不见为净,他忍! 结果鼻子被捏住了、 忍无可忍,不能再忍! 孟伯爷恶向胆边生,力从胸中来,忽略了武力值的对比,腾身而起,全力一扑。 结果十分显然,在国公爷的反制之下,孟伯爷从立扑变作了立仆。 手脚都被困住,动也动不了,反倒是出了一身的汗,体内的热气似随着汗水蒸发,顿时轻快了许多。 “可好些了?”沈瑄抵住孟清和的额头,丝毫不在意对方满脸的汗水,笑意染入眼底,“热退了些。” 孟清和呆愣愣的回不过神来,手脚已被放开,很快又被裹在了被子里。 沈瑄起身,令亲卫送来热水,拧了布巾,笑道:“伸手。” 孟清和乖乖伸手。 国公爷一边帮孟伯爷擦汗,一边笑得眉间舒展,哪里还有半点冷意。 “好了,睡吧。” 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孟清和老实躺下,半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脖子耳根一起泛红。 这一次,国公爷的笑声传出了帐外。 负责主帅安全工作的亲卫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非礼勿听,继续单手按刀,威武雄壮,cos门柱中。 翌日,孟清和热度全消,沈瑄升帐,召集将官,宣布不日进军安南的决定。 午后,有锦衣卫携天子敕令飞马赶到。 “敕征讨安南副将军队,定国公沈瑄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仍以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率师征安南。” 敕令之后,以敕谕激励众将,“昔日,皇考太祖高皇帝命大将军开平王常遇春,偏将军岐阳王李文忠等率师北征沙漠。开平王卒于柳河川,岐阳王受命,领诸将扫灭残元,终立不世之功勋。尔等宜取法前人,立志自强,同心共力,殄除奸逆。建万事勋名,以副朕之委托。”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 沈瑄为首,朱能也被人搀扶,面向京城方向叩拜。 敕令送到,锦衣卫带上大军呈报的军情,再次驰马飞奔,烟尘滚滚,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孟清和不免感叹,论知人善用,当推永乐大帝。 若是杨铎和麾下校尉力士知道兴宁伯发出这番感叹,不知做何感想。毕竟,帮助锦衣卫开拓新业务的,正是兴宁伯本人。 永乐四年十月丁未,定国公沈瑄率征讨安南大军,师发凭祥,过度坡,至垒关驻营。 沈瑄着玄色盔甲,立大纛,鼓角齐鸣,望祭安南境内山川,告安南黎贼弑君虐民,侵扰临封,内侵上国之罪。 参军李俊于关下痛斥安南二十条大罪,言上国天子震怒,命将八十万讨除逆贼,并言黎氏罪恶滔天,然天兵之来,只为讨伐逆贼,不祸及百姓。皇帝陛下已严令将士秋毫无犯。受逆贼胁迫官吏,若能幡然改过,仍各安原职,既往不咎。若死不悔改,视同逆贼,一概惩处。 有各国之人在安南经商或被逆贼掳掠者,可悉赴军门自陈,即可护送还国。有愿留买卖者,可留。若能生禽黎贼父子送至军门者,重加爵赏。 待扫除逆贼,当召国人耆老,寻求陈氏子孙,昭雪其冤,复其王位。上以副皇恩,下以慰尔民之望。 简言之,跟着黎氏逆贼是没有好下场的,弃暗投明才是正道。 大明派遣军队,是为帮助安南人民脱离逆贼的压迫,救民于水火。 等到扫除逆贼,仍旧会寻访陈氏子孙做安南国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