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王生选才 (第3/3页)
,而是对于所有考试的。 甚至是后世的高考制度。 有些人认为考试使得人才发展单一化,压榨了人的创造性,甚至认为科举考试腐蚀读书人,使读书人沦落。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失意之人。 所谓之屁股决定脑袋。 往往将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范进、孔乙己当成科举人物的代表,以为科举制造就的都是这种类型的腐儒。 却忽略了大量真实的杰出的科举人才。 事实上,据统计,隋唐五代至清代及近代作家共六百零二名,其中进士和举人等出身者共三百四十一名,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六点六,而且这还不包括秀才一级的科举中式者。 因此,可以说中国帝制时代后期多数文学家是科举出身者。 还有人说,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 这更是无稽之谈。 在探讨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时,将主要矛头对准科举是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而缺乏具体分析。 唐宋两代重视科举,尤其是宋代科举地位崇高,是一千三百年中国科举史上最为重视科举的时期之一,而当时中国科技却远远领先于西方。 简单将科技落后归咎于科举显然是不能够的。 事实上,中国科技的落后是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中国人向来重治术轻技术,并且科学研究还会受到各种限制。 举天文的例子来讲,从晋到明,一直禁止私藏天文书籍,禁止私自研究天文,这种种限制,无疑会阻碍科技的发展。 并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宏观而忽视微观,治学之士偏重抽象而忽视具象。 举绘画的例子,中国的山水画只以浓淡不同来表现山川的远近,而没有人将房屋等建筑用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出来,并且讲究心领神会的意境。 而西洋画则注重明暗对比、色彩搭配等具体绘画技巧。 当然,科技止步,资本主义萌芽失败,或许与明亡满清入关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也有很多人说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妇女无权参加科举,因此科举制很不平等,科举导致官场腐败,那更是更加的无稽之谈了。 高考也有人作弊,但谁说高考黑暗? 妇女无权科举,那是因为古代女子地位低,乃是女拳鞭长莫及之处,至于腐败问题,便没有科举制,中国官场照样腐败。 一个制度,既然能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是有他的优点的。 存在即合理。 “主公。” 就在王生思索的时候,张宾也是过来了。 “主公,这些士子,恐怕没有几个大才罢。” 他方才巡视了一边,没有见到哪个是神韵出色的。 以貌取人当然是不对的,但是渊博者,举手投足之间,皆有不凡之处。 很可惜,这些东西他都是没有看到的。 “莫要太快定断,得看他们的论赋如何。” 明经科。 这些人会写出什么东西呢? 王生倒是有些好奇的。 “这个...” 张宾张了张嘴,似乎想问问题,王生马上看出了张宾想要表达的意思。 “明日便是策问三道,专问国事,一是异族人,而是诸王,三是益州。” “明经明经,能通过者,自是有些真才实干的,他们回答这三个问题,说不定有不同的见解。” 王生自然是在搜罗人才,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的人看法见解。 所谓之一举两得之事。 张宾的眼睛就更亮了。 “不知,此种选人法,为何名?” “之前有察举,这便叫科举。以各科举才。” “好名字。” 张宾重重点头,只是刚起来的兴致,马上被现实淹没了。 这科举,恐怕也只能收拢这些寒门士子了。 至于更多的作用,恐怕是没有了。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 没过多久,士子们被安排到厢房歇息。 王生则是得到这些人的论赋了。 金谷园大,也是有好处的,好处便在于安排这多人,丝毫不显得勉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